四十五、杨广犯浑了
三征高丽,弄得国库空虚,民怨沸腾,以至于盗匪遍野。内忧外患之际,如果此时的杨广能够静心心来,好好反思一下,然后痛定思痛,励精图治,轻徭薄赋,让利于民,把工作中心转移到国计民生上来,那么也许一切还可以补救。
但杨广太自以为是了,他永远不会承认自己的过失。
为了排遣久积于胸的郁闷,杨广决定出去散散心。
太史令庾质劝道:“连年征伐辽东,百姓实在是困苦疲惫之极。陛下应该安抚关内,让百姓尽力于农桑,等过了三五年之后,国家逐渐充实富裕了,然后再到各地巡视,这样做才合适。”
杨广根本不听劝,于是庾质就托病告假,不愿意跟随杨广出行。
杨广大怒,将庾质关进监狱。然后这个庾质就在狱中死掉了。
庾质是个死脑筋,死了也活该:让你陪领导逛逛,公费旅游你不干,傻啊你?
你扫了领导的兴,领导就要你的命。
十二月初九,杨广到达东都。
此时天下已经乱象丛生。尽管官府的剿匪力度很大,但是盗匪有增无减。这里所说的“盗匪”,其实就是一些不听话的乱民。其中势力比较大的有盱眙的孟让、齐郡的左孝友、涿郡的卢明月等,他们都拥有部众十余万人,占山为王,与朝廷作对。
公元六一五年,鉴于天下盗贼云集、农村人口四处外逃的情况,二月初七,杨广诏令各地郡县、驿亭、村坞大修城堡,百姓一律迁入城内居住,田地就近分给。让农民进城,导致大量土地抛荒,帝国的农业遭到了巨大地破坏。
此时,杨广变得更加心神不定,敏感多疑。从历史上来看,独裁者的性格多数都有重大缺陷,一般都具有狂躁、焦虑,狐疑等特征,严重的表现就是精神分裂。比如尼禄、希特勒、斯大林等等,这些人手握重权,身居高位,但因为高度集中的权力也让其永远过不上正常人的生活,久而久之,他们就变得人格异化心理扭曲。
隋朝的元老申明公李穆去世后,他的孙子李筠承袭了申明公的爵位。为此,他的叔父李浑很是气忿,就派其侄子李善衡杀害了李筠,然后诬陷说是他的堂侄李瞿昙干的,让他抵命。李浑因为没有接上老子的班,就跟自己的亲人反目为仇,甚至不惜杀人害命。可见在利益面前,亲情是多么地不堪一击。
李筠死了,申明公的爵位就空缺了下来。李浑早就垂涎这一爵位了,但要名正言顺地继承,也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因为必需得过朝廷这一关。于是李浑就想让宇文述给他帮忙,宇文述是李浑的妻兄,跟杨广关系较好。他怕宇文述不肯,就对他许诺说:“如果我能承袭申明公的爵位,我就每年奉送您一半的国赋。”
宇文述是个财迷,就替李浑在杨广面前说情,并上奏文帝,文帝就让李浑继承了李穆的爵位。事情办成了,一半的国赋自然少不了。但两年后,李浑单方面取消了合同,不再给宇文述国赋了。于是宇文述就大为光火。
杨广即位后,李浑屡次升迁做到右骁卫大将军,改封为“郕国公”。因为李浑家族门第强盛,杨广对他很是猜忌。正好当时有“杨花落后李花开”的传言,方士安伽就对杨广说“李氏当为天子”,并劝他杀尽天下姓李的人。李浑的侄子将作监李敏,小名洪儿。对了,此人正是杨丽华的女儿宇文娥英的丈夫。估计杨广一次做梦梦见了“水漫金殿”之类的场景,于是就怀疑这个名字正好应验了谶语。杨广还很直率,就当面告诉李敏这件事,希望他能够主动自杀,以解帝忧。此时的杨广早忘记了姐姐的临终嘱托,毫不犹豫地对亲人举起了屠刀。
李敏活得正好,他当然不想死。惊恐之余,就与李浑及李善衡等一帮亲友私下商量对策。
其实也没什么好商量,皇上让你死,你就死呗!
但李敏还没有活够,或者说他认为自己是无辜的,或者他认为皇上只是说说而已,兴许,过两天,他就忘了。
这回宇文述又出来使坏了。
他先在杨广面前说李浑的坏话,然后让虎贲郎将裴仁基上表告发李浑要谋反。杨广正愁着找不到机会呢,现在好了,马上将李浑等各家关进监狱,并派尚书左丞元文都、御史大夫裴蕴一起调查李浑的罪行。这二位还很敬业,一连审问了几天,结果也没审出什么头绪,于是就据实上报朝廷。
杨广知道这两个笨蛋没看出自己的意图,就改派宇文述去追查此案。
宇文述这下可捞到报复的机会了,没有罪不要紧,可以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