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君之争(4)
过了几天,杨素进宫侍宴。见到皇后,就婉转地说:“晋王杨广孝悌恭俭,象他父亲一样。”
这句客套话听起来不痛不痒的,但大有深意。杨素可不是简单的奉承,他想用借此试探独孤皇后的心思。
自从杨广走后,独孤皇后每天都在挂念这个乖顺的好儿子,现在听到杨素提起,禁不住流下泪来。
她说:“您的话说得对!我这个儿子是非常孝敬仁爱,每次听到皇上和我派宫内的使者去,必定亲自远迎;说到远离双亲,没有一次不落泪的。还有他的妻子也很令人怜爱,我派婢女去她那里,她常与婢女同寝共食。勇儿就差远了,整天和阿云黏在一起,沉溺酒宴,亲近小人,猜忌骨肉,冷淡至亲。所以我很担心广儿,怕他受到他哥哥的暗害。”
不用过多的试探,皇后一上来就交了底了。杨素就借机大讲太子杨勇如何不成器,杨广如何仁厚孝道。
于是自然而然地,杨素就说起废立之事,皇后当即就表示支持,二人一拍即合。
于是皇后就给杨素财物,让他辅佐文帝运作此事。本来杨素还担心皇后这一关不好过,没想到,她跟自己的想法完全一样,甚至于表现得比自己还着急。
杨勇也不是傻子,况且他也有自己的一帮亲信。他很快也获悉了正在酝酿的阴谋,他感到忧虑,更感到恐惧。但是,面对父皇的怨恨,母后的不满,权臣的陷害,他一筹莫展,想不出什么好办法来。
最后,他把希望寄托在巫术之上。
他让王辅贤制做了巫术诅咒之物,又在其府邸后园建造了一个平民村。村里的房屋低矮简陋,杨勇时常在其中睡觉休息。他身穿布衣,铺着草褥子,希望以此来避祸消灾。
文帝觉察到杨勇的表现异常,就派杨素去观察杨勇的行为。杨素这下子可算是找到了一个落井下石的机会。他到了东宫门口,就停住不进。杨勇听说杨素来了,赶紧换好衣服在大厅等候。可是左等右等,就是不见杨素进来。原来杨素是故意拖延,以此激怒杨勇。杨勇不知底细,就忍不住抱怨。杨素就回去报告:“太子一肚子怨恨,恐怕会发生变故。希望陛下多多留心。”
文帝听了杨素的诋毁之词,对杨勇更加猜疑了。独孤皇后又派人暗中探察东宫,细碎琐事都上报给文帝。许多语言被断章取义,许多小事被牵强附会,最后给杨勇罗织了一大堆罪状。
文帝对杨勇由疏远变成冷落,又由冷落变成猜忌。他越来越觉得杨勇要算计他,要暗害他。于是他又派人在玄武门到至德门之间的路上,跟踪观察杨勇的动静,事无巨细都要随时上报。
这下好了,太子那边,不仅有皇后的暗探,还有皇帝的,晋王的,好几拨。你想想,这么多的探子,又都是专门找错的,还能探不出问题吗?
皇帝开始行动了。
首先,东宫值宿警卫侍官以上的,名册都令归属各个卫府管辖,勇猛矫健的人都被调走,只留下几个老弱残兵,左卫率苏孝慈则被调出担任淅州刺史。
这时,太史令袁充又对文帝煽风点火:“我观察天象,皇太子应当废黜。”
文帝说:“玄象出现很久了,群臣不敢说啊。”
晋王杨广也没闲着,他的招数更绝。他又派段达私下贿赂东宫受宠信的官吏姬威,让他暗中观察太子的动静,密报给杨素。这一招无异于釜底抽薪。
于是朝廷内外到处是对杨勇的议论诽谤,天天可以听到杨勇的罪过。段达趁机威胁姬威说:“东宫的过失,皇上都知道了。我已得到密诏,一定要废黜太子。你要是能告发杨勇的过失,就会大富大贵!在此关键时刻,希望你能认清形势,跟太子划清界限,自觉和朝廷保持一致。”
姬威答应了,随即就上书告发杨勇。
六零零年九月二十六日,文帝从仁寿宫归来。第二天到大兴殿,他对侍臣说:“我刚返回京师,应该是开怀畅饮寻求欢乐,不知为什么变得抑郁愁闷?”
吏部尚书牛弘回答:“是臣等不称职,使陛下忧愁劳累。”
文帝已经多次听到对杨勇的诬陷诋毁,怀疑朝臣们都知道了,因此向朝臣们发问,希望听到太子的过失。牛弘显然没摸透领导的心思,答非所问。
于是文帝脸色一变,对东宫的官吏僚属说:“仁寿宫离这里不远,但是我每次返回京师都得严格准备仪仗保卫,就象进入敌国一样。我因为拉肚子,不敢脱衣服睡觉,昨天夜里要上厕所,因为在后边的房间恐怕有紧急之事,就返回前殿居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