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征高丽(4)
然而,战争的进程和结果却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十四日,随着杨广一声号令,隋军进至辽水。各路军队集结完毕,临辽水排列阵势。对岸,高丽军队也是剑拔弩张,严阵以待。双方隔水对峙,大战一触即发。
高丽不是陈朝。陈朝有一股萎靡之风,而此时的高丽正处于上升时期,人们精神昂扬,斗志旺盛,骨子里有一股硬朗之气。面对隋朝的百万大军,他们居然毫无惧色泰然自若,沉着应对。在杨广显摆之际,人家已经做好了各种周密的部署。等隋军疲惫不堪地抵达辽东城时,人家正好以逸待劳。隋军没有看到高丽人溃败逃窜的景象,看到的却是一个个顽强阻击的身影。
隋军中也不乏勇士,左屯卫大将军麦铁杖就是一个。他说:“大丈夫的性命自有归宿,怎么能缠绵病榻,死在儿女怀里呢?”
他亲自请缨,担任整个参战部队的前锋。
杨广命令工部尚书宇文恺在辽水西岸建造三座浮桥,隋军引着浮桥向东岸靠近,在距东岸还有一丈多长的距离时候,高丽大军赶到,隋军中骁勇的士兵争相跳入水中与高丽兵交战。高丽兵凭借地势,回击隋军。隋军无法登岸,死伤无数。
情急之下,麦铁杖早忘了个人的安危。他大喝一声,纵身跳上岸,紧随其后的是虎贲郎将钱士雄、孟叉等人,但是不利的地形和高丽士兵的奋勇抵御,让他们始终不能站稳脚跟,无法构筑起自己的滩头阵地。而后面的一拨又一拨的隋军士兵因为无法登岸,又一拨又一拨地被赶回水里。麦铁杖等人都血拼而死,鲜血洒在辽水岸边,也染红了本来清澈的河水。无奈之下,隋军只得鸣金收兵,同时将浮桥也带回西岸。
杨广下诏追赠麦铁杖为宿公,让他的儿子麦孟才承袭了爵位,铁杖的次子仲才、季才都授以正义大夫的官职。杨广又命令少府监何稠带领工匠把原来的浮桥接长。这个工作用了两天,虽然耗时不少,但这个准备还是很有必要的:加长的浮桥可以保证作战部队能够直接通过浮桥进攻对岸,不至于涉水作战。
第三天一早,各军依次相继进发,向东岸的高丽军发动猛攻,隋朝的人数优势开始显现出来了。高丽军大败,战死者以万计,各军乘胜进击包围辽东城。
此时,杨广的车驾也渡过了辽水。他不是自己来的,他还带着一个国际观察团。而观察团成员的可都是有身份的人物,比如曷萨那可汗、高昌王曲伯雅等,都是当时和隋王朝有外交关系的藩王。杨广的用意很明显,想让他们亲眼目睹大隋军队的天威,以此来吓唬吓唬他们。
初战得胜,大军继续东进。这时候杨广下了一道命令:“今天我们吊民伐罪,不是为了功名。诸将绝不允许以轻兵突击单打独斗,必须注意相互的协同配合。你们进军应当分为三路,有攻战之事,一定要三路人马互相配合,不许孤军独进,以致失利败亡。还有,凡是军事上的进止,都须奏报,等待命令,不许擅自行事。”
我们可以把这个命令分为两部分来分析一下。
前一部分,让将领们认清形势,不可建功心切,孤军深入,一定要互相配合协同作战。这是很符合兵家常识的,应该说没什么问题。这份命令的问题出在后面:凡是军事上的进止,都须奏报,等待命令,不许擅自行事。
这是一个很不合时宜的草包命令。很快,他的军队就为这个命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高丽人也会玩阴的。
隋朝的将士猛攻辽东,眼看着就要攻破城池了,这时,城中高丽人喊话了,说你们别打了,我们投降就是了。此时,隋朝的将领就犯难了,因为此时是继续进攻,还是等候他们出来投降,他们没有权力处置,必须要奏报杨广,听取奉杨广的旨意。于是就命人飞马奏报杨广,等到“同意受降”的答复传回来,城中高丽人的防守已经重新加固好了,他们又不降了,坚守城池跟隋军死磕。
如此再三,杨广仍不醒悟,因而城池久攻不下。
战场上的形势瞬息万变,而战机往往稍纵即逝。所以高明的统帅都不会过多地限制前线指挥官的权力,所谓“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就是为了给前线指挥官以更多的发挥空间。反之,如果凡事都要向最高统帅请示,那么这仗就没法打了,必败无疑。
我们回顾一下解放战争时期的的“三大战役”。国共双方的胜败固然有许多因素,但军事指挥方面的得失应该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在国军方面,作为最高统帅的蒋介石对前方的将领总是不大放心,总是喜欢派员监督,有时候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