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你不信吗?”老丈反问道。
“烦请老丈带我去看看,我之前路过外面的田地的时候就听别人说过镇北王的治下家家户户都有余粮,说实话我个人是不信的。”
“毕竟现在整个天下大乱,各地四处征战,能不对老百姓加税都已经很不错了,大家能保证饿不死都算盛世了。”
听完杨连城的话语后,老长也是叹了口气,“你这话说的倒也算事实,毕竟能保证人不被冻饿而死绝是盛世了是,就算是大秦最鼎盛的时候,我也听我父母他们说过那个时候也就是大家饿不死而已。”
“可是如今我们却能吃饱饭,真的是难以想象的好日子啊!我带你去看看粮仓,你看完后就知道了!”
说完后老丈就带着杨连城父女二人来到了一个小的茅草屋,里面就有一个类似于芦苇席子围成的圆柱形粮囤子,取下上面盖着的东西后,杨连城也终于接着太阳光看清了里面的东西。
这个粮囤子真的不算大的,里面储存了满满的都是粟,看起来黄澄澄的。杨连城用手从里面捞出来一小把,放在手上双手一搓,接着用嘴轻轻一吹,粟外面的那层壳都被他吹飞了出去。
他看着自己手里的那细小的小米,忍不住用手指夹起几粒小米放进嘴里咀嚼,吃完后忍不住赞道,“这米的质量真好啊,看来去年是一个丰收年啊!”
“嘿嘿,当然了,确实是一个大丰收的年,我们家一共是5口人,官府给我们分了100亩地,这些地虽然不能买卖, 但是却只需要按照十税一交税就行。”
“除了这分的100亩地之外,我们还开荒了30亩地,前几年的税收都是有减免的,所以你才能看到这些粮食。来,看看这个口袋,里面就是玉米。”
杨连城也对这个叫做玉米的作物很好奇,直接开始打开看了起来,发现这玉米都是较大颗粒的,主体呈现出来黄色,下面有一点白色,这一口袋玉米看起来不算多。
他拿出一粒来仔细观察了起来,“老丈,你这一口袋玉米是多大面积产出的啊?”
“这个玉米也是王爷为了推广玉米,每户发了一点种子种出来的,用的都是房前屋后的一些空闲的土地种的,估计能有一亩地的一成已经是顶天了。”
杨连城大概估算了一下这口袋玉米,发现大约有个六七十斤,这样算的话,一亩地亩产大约600到700斤,亩产六七石,这产量绝对是高产作物了。
谁知这老丈继续说道,“听一些专门负责农耕方面的技术官员说,玉米这东西如果是良田进行种植,加上从北疆商行这边购买的土化肥的话,亩产可以有10到12石的产量!”
亩产12石这句话直接如同一记闷雷一样在杨连城的脑海里回响,亩产10石的粮食,他如果没来北疆的话估计这辈子都不知道会有这么神奇的作物。
他作为曾经的高官自然很清楚这样高产的粮食代表着什么,这代表着张辰已经可以做到让全天下人都吃饱饭这件事。
大家别小看吃饱饭这种事,实际上别说古代,就算是张辰来的那个世界,人们吃饱饭也不过是最近三四十年的事情。那还是有工业化反哺的结果呢。
如果是放到古代的话,别说吃饱饭了,就算能保证饿不死,冻不死人这样的朝代绝对是盛世。
在古代对普通老百姓来说最可怕的就是寒冬,南方地区还好一些,但是北方的话,寒冬那是真的会出人命的。
所以在古代会有樵夫这个职业,所谓的樵夫主要就是靠上山打柴,然后挑着柴火到城里卖给一些有钱的人家。在古代,柴火也是一种很宝贵的过冬的资源的,所以古代的山经常都是光秃秃的。
古代的平民百姓的生活是很艰难的,一个天灾就会让一个自耕农家庭彻底毁灭,再加上爆发饥荒什么的,那绝对是饿殍遍野的。
别说古代,就算是现代社会,不也有一些地区经常出现饥荒吗?
在古代有很多描述饥荒的诗词,这些文字的背后那都是普通人的血泪组成的,除了饿死之外,还有一种就是在寒冬被冻死。
在古代哪怕是京城这种地方,也经常会出现平民百姓被冻死的事情的,这都是有史料记载的。
所以不管是哪个朝代的统治者,对粮食和农耕都是很重视的,因为当大量的百姓活不下去的时候,那么就只剩下一条路了,那就是铤而走险,然后重新洗牌!
接着就又是一个朝代的新的轮回,这一切都是和生存和生产这两个词挂钩的,涉及到的东西就是粮食,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