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对峙
部队刚拿下县城,坎梁子村驻地就知道了,刘景桓当即率领善后人员赶往县城。
这个才是华松军分区真正象征意义的地盘,上到司令员,下到普通士兵,每个人都对它充满了希冀。
在随后的恢复重建工作中,令秦飞感到困惑的问题也逐渐解开。
老百姓对部队的敬畏之感大过亲切之心,不过是因为这里少有中国gong产党的足迹。
虽然之前李全友他们也在城中活动,但是秘密活动,不敢大张旗鼓的宣传我党的政策和思想。
老百姓对共chan党和八路军的认识,都还停留在纸面上,停留在并不详实的口耳相传上。
也就是过去国明党当局对共chan党的妖魔化宣传老百姓害怕共chan党和八路军。
还有,也是最的一点,不是周围几个县都还在被鬼子占领着,老百姓担心什么时候鬼子回来了。
因为鬼子一来,中guo军队就跑的事,他们看过、听过的都太多了。
这些,都让他们对新来的八路军采取敬而远之的态度。
秦飞明白扭转这种局面需要时间,赢得老百姓的心同样需要时间。
不过这种润物细无声的工作,真心不是他的强项,还是交给更专业的人去做吧。
第二天,第一任华松县边区正府煮席刘启欢在八路军为他正名之后匆忙上任。
组织城中百姓修缮战火中损毁的房屋,救治被流弹击中的百姓,肃清趁机作乱的的流氓混混等等。
各种事务齐头并进,显示出刘启欢极强的行政能力。
从个人角度讲,也唯一受人诟病的,大概就是那段伪维持会长的经历了。
不过事情在他母亲和儿子从坎梁子村驻地来到县城以后发生了转机。
人都没有想到,对老百姓的宣传效果最好的,竟然是刘启欢九岁的儿子刘博元。
论及见过的兵、摸过的枪,谁也比不过随部队转移了几个月的刘博元。
当小博元把他这段时间的经历在小伙伴中大讲特讲之后,八路军在敌后坚持抗战的事迹才慢慢为城中老百姓所接受。
也许这就是童言无忌的一大妙处吧,那些抗日救亡的大道理,大人们一本正经的讲出来,还没有从天真的孩童嘴里说出来令人信服。
在取得老百姓的信任后,报名参军的青年陡然增多。
不光是华松县的,邻县也有偷偷跑来参加的,基本上每天都有几十个报名参军的,把刘景桓高兴得合不拢嘴。
秦飞没在县城,刘景桓一来,他就到灰硐驻地去加强防务去了。
冯旅长不甘心丢失灰硐驻地,已经先后挑起两次大规模的摩擦,但却一次都没有讨到便宜。
第一次,也就是在听说秦飞率部占领华松县城的第二天,冯旅长认为八路军兵力分散,是个大好机会。
于是就学秦飞的招术,表面上亲自来接391团那两个营,暗地里却派一个团从灰硐两旁的大山绕过去,企图与另一个团一起围攻灰硐驻地。
或者以此为要挟,逼迫秦飞让出灰硐驻地。
谁知秦飞早就料到了,提前将二团、三团调往两边布防,当晋绥军偷袭部队摸到山上时,遇到的是严阵以待的八路军。
八路军以军事演习为名,阻止晋绥军向前;晋绥军也同样以军事侦察为名,解释自己过界的原因。
两军再成对峙之势。
冯旅长没想到秦飞敢跟他摆空城计,把驻地部队全部调往山上!
冯旅长算了一下自己在灰硐驻地周围布下的兵力,觉得只要自己动作够快,一定可以凭借绝对优势兵力,硬拿下灰硐驻地!
可是他正想下令围攻,却收到焦西县有大股八路军活动的情报!
冯旅长大惊失色,虽然他可以肯定之前摸清的八路军人数是准确的,肯定秦飞已经没有多余的兵力了。
可是有秦飞搬空旅部的劣迹在前,他实在是不敢放任不管,万一他真的藏了后手呢?
冯旅长不敢冒险,只能放弃硬取灰硐驻地的打算,把已经逼近灰硐驻地那个团调回去,密切注意那支突然冒出来的军队动向。
他自己则按原计划去与秦飞谈判,而且一见面就直接问道:“秦司令,焦西县的八路军,也是你的人吧?”
秦飞说:“八路军都是一家人,分什么你啊我啊的。”
听到这种模棱两可的话,冯旅长还有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