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江边有一座小山,叫望乡台。!
国各地,这样名字的小山太多了。
这是活不下去,背井离乡的人,最后一次看一眼故土,最后一次遥拜一下祖先的地方。
在这个时代,死后不能进祖坟,是和死差不多的惩罚。可是当这些人自己也活不起的时候,只好含泪远行,抛弃祖坟,去寻一条生路。
李易站在望乡台最高处,看着络绎不绝的人们一拨拨朝西跪拜,嚎啕大哭。再看着他们毅然离开,走向未知的世界,他的心里也满是酸楚。这些人还有个跪拜的方向,可是自己也背井离乡,离开了后世那个时代。自己应该向哪个方向跪拜?
那个世界父母也老了吧,他们可还好?
李汝华站在李易旁边,他看李易脸满是悲戚,以为李易感慨灾民生存的艰难,更觉得李易悲天悯人,拥有圣人情怀。不禁感慨:大明亏得出了一个李易,不然也不知道要死多少人。万一形成民变,更会生灵涂炭了。万幸万幸,真是老天保佑大明百姓。
李汝华安慰李易:“司令,这些灾民有了活路,别看他们哭,那不是痛苦的哭,是拜祭祖先,告诉祖先放心,子孙不会断了传承,香火可以延续,这是高兴的哭。您可以看看他们每个人的包袱里,肯定都有祖先的灵牌,司令给了他们新生,功德无量啊。”
李易也感慨:“这些纺织作坊主,能带走这么多灾民,也是做了大好事。”
李汝华有些不解,问道:“司令,我愚钝了些,始终不明白,这一次您为什么花高价买那些机器,又给了这些作坊主这样好的机会?”
李易道:“这第一是因为我们需要有人种棉花。这些人算没有自己种过棉花,却总和棉农打交道。棉农是没有经济实力的一群人,自己走不出去,带动不了灾民。但是这些作坊主不一样,他们已经积攒了一定的财富。人无头不走,鸟无头不飞。只有让他们成为头,才能带着棉农的技术,带着灾民,种出更好的棉花。”
李汝华点头:“这个我理解。可是那些机器,您给的价格太高了。”
李易苦笑起来:“李行长不事生产,不知稼穑艰难啊。杜方研究出了新式机器不假,可是那机器是在原有的机器基础改进的。你知道我们自己做出这几万台机器需要多久吗?杜方估算,调集木匠,寻找合适木料,晾晒定型,最后制作出来,得三年时间。时不我待啊。
我们这么多女工窝在这里,市场也放在那里,怎么办?我们如果去买这些作坊主的机器,这些作坊又没倒闭,那价格不是越买越高,买出来个天价?把这些作坊主挪走,给他们创造一个更赚钱的未来,这可是一举两得。没花几个钱,他们把这些机器主动送给我们了。甚至我们至今一分钱也没出,他们个个倒拿许多钱给我们。”
李汝华听得目瞪口呆,敢情李易买机器价格不是高了,是低了。不禁暗叹:这李易看着老实可欺,可是却是名副其实的大奸商。真是满肚子的主意。不过即使挑明了说,这些作坊主还是会高高兴兴的来踩李易这个圈套。
李胜江的台湾警备团忙了起来。
安南移民首批预计发放1600份保险单,每单移民2500人,是400万人。这规模着实庞大。无论是保险公司的前期运作,还是福建、广东的官府安排,还是安南阮家地盘的清查核算,都不是一蹴而的事。
虽然一直在紧锣密鼓的筹划,可是仅仅是400万人的生存物资,把400万人投向安南南部的运力,都不是简单的事。需要各方通力协作,需要一个时间。
更重要的是,安南的战争正在继续,算打下的地盘,也正在清理残余的抵抗。所以保险公司迟迟没有招标运作这个空前的项目。
结果是安南移民操作在前,却落在台湾种棉大军移民的后面。
这台湾种棉大军,看着每个保单500人,很零散。正因为这零散,却让作坊主们很好管理这些人。也很容易备齐这些人的生活物资。
辽东移民为什么会出现几千人的大单?那是辽东平畴万里决定的。大面积的平原,基本以河为界可以,土地多留一些储备,很容易安置灾民。
台湾以山地为主,仅有的平原也被各种溪水分隔得零零散散。所以500人规模,是为了配合这些分散的土地。
十月旬,李胜江的台湾警备团开始分批向台湾运送移民。
这个警备团的名字,当然出自李易之手,李胜江也是李易亲自点的将。毕竟李胜江袭松江打行做得很漂亮。让李易注意到了这个师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