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卫的都指挥使吴海静,心情极不平静。!
吴海静作为一卫长官,本来日子挺好过。虽然没有大的捞头,可是吃点儿空饷,贪点儿军资,收些想进的属下好处,手头倒也宽裕。
虽然这里是大明海防前哨,可对面的朝鲜根本军舰不出海,自己每天吃着海鲜吃着肉,打打海盗小怪兽,日子倒也悠闲。
这两年,开荒团闪亮登场,海盗或者被扫荡了,或者转职重生了,让他少了一些功劳和财路。可是也有得有失,多了开荒团这一层保护伞,安全感更强了。
毕竟开荒团海军强大,来往于辽东江南,一佛升天,诸神辟易。原来担心的倭寇犯边,也不用担心了。
可是五月二十日起,好日子结束了。因为五国联军几百条战舰,浩浩荡荡,出现在家门口。
向这些列强宣示主权,驱逐他们出境?算了吧,他还没活腻,也没发疯,知道自己几斤几两。这是朝廷衮衮诸公该操心的事,他及时报好。
至于紧接着开荒团发布了禁海令,发发吧,不发他也不打算出去了,万一和列强擦枪走火,惹下国际争端,犯不着。
可再接着列强提出租借威海卫,吓了他一跳。
吴海静多年的卫所将军,自然知道威海卫的地理位置有多重要。这是和辽东大连互相呼应,封锁渤海海峡的要隘。
换句话说,如果和大连的开荒团作战,最好的大本营也是这里。
列强如果强占这里,他成了丧土失地的民族罪人,这可耽搁不得,赶紧报吧。
别说,本来拖拖拉拉的朝廷,这一次反应快,没有下达军令,却很快颁下圣旨,对,是圣旨,而不是军令。这了怪了。
按理身为军人,应该接到的是军令,来份圣旨算什么路数?不过在这君让臣死臣不得不死的时代,圣旨可军令更可怕。
军令只会以军规处置他们,这圣旨无规可寻,人家说什么,什么是规矩。
圣旨明白的宣布:沿海各卫所,如果丢失了防地,战死也算了,逃跑者无论官兵,一律灭九族!
好汉做事好汉当,自古军规都是针对军人,有牵连军人家属的吗?
他吴海静有白发苍苍高堂,下有五六个儿子,七八个女儿。去年还偷纳了第六房小妾。前几天,老母来信告诉他,被他酒后兴起,临时按倒的一个送茶丫鬟一炮走红,居然怀孕了,还要他安置。这日子一天一天兴旺,怎么敢把家里人一起殉葬?
吴海静召集所有将领议事,研究怎样把这旨意贯彻下去,才能让士卒没反弹。还没拿出章程,第二天,他的老父亲差人送来了血书。血书?不错,是血书!
也不知道是鸡血狗血,反正吴海静认为不是他老父亲的血。因为这书信够长,用血量太大,他老父亲瘦骨嶙峋,可不至于有这么充沛的血量。
老父亲说家族已经给他刻好了牌位,万一他战死,是吴家的英雄,事迹要写进家谱,让吴氏子孙代代传诵。他们已经买好了鞭炮,到时候会大鸣大放,为有这样儿子而骄傲。
这是什么话?吴海静愤怒了:儿子死了要放鞭炮庆祝?这还是亲爹吗?不会自己打小儿捡来的吧?
不过再看下去,他明白了。
父亲表示:万一他吴海静临阵脱逃,也不用朝廷来杀他们,老父老母已经预备好了三尺白绫,先去列祖列宗那告罪,有这样不肖子孙,羞也羞死。家里现在每天都有乡邻和报社的人,到家里打听采访,他的一举一动,全天下人都看着呢。
吴海静彻底傻眼了。老父老母这是被民意绑架了啊。灭九族,这七大姑八大姨谁不怕?不去他家天天看着才怪。
还有那些办报纸的,不疼不痒喊口号,居然喊到人家家里了。
他让人买来报纸,一看面果然罗列着渤海黄海东海各卫所守将名单,不仅有主将,副将、偏将一应俱全。这不是军事机密吗?怎么都光明正大报纸了?不过一想千疮百孔的大明,四处漏风,还哪里有什么机密可守?
在细看还有一些专访,访问的都是朝廷大员,守将家属。
每一个朝廷大员都慷慨陈词,声称无论面对哪一个列强,大明寸土不让!
每一个军官家属,都表示自己家有断头将军,不会有遗羞祖先的汉家儿郎。
吴海静看后长叹:这是把他们这些戍边官兵架到火烤了。这样搞,谁还敢临阵脱逃?看来列强万一来了,只有殉国一条路了。
吴海静召集卫所所有官兵,开了一个大会。把自己军营的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