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在那一个‘唐’字。
李昶嗫嚅着道:“巡抚大人,您,您说的是咱们还要祭拜唐叔虞祠?”
张泽点头,李昶的额冒出了细密的汗珠,脸色有些发白。
李渊兴兵打下天下为什么叫做唐朝?是因为这唐叔虞。
春秋时期,唐叔虞封地是太原一代,死后建了一座祠堂,是唐叔虞祠。因为这块土地正是三晋大地,所以这祠堂又被人称为晋祠。
晋祠香火一直鼎盛,是因为颇有灵验。李渊兴兵前,也到唐叔虞祠香,并许诺如果将来李家得了天下,延续唐叔虞的“唐”作为国号。
不想真的得了天下,李渊话符前言,把国号定为“唐”。
唐叔虞祠是李家宝地,也是大唐国号的起源。李唐两个字,是把太原李家和唐叔虞捆绑在一起的。
可是李易祭拜李家列祖列宗没问题,祭拜唐叔虞祠合适吗?
李渊祭拜唐叔虞祠是起兵造反了的,李易祭拜唐叔虞祠算什么意思?
如果大明控制力强大的时候,这是视同谋反的大罪。
但是张泽作为一省巡抚,能公然出了这个主意,是把李家往火坑里推吗?借张泽个胆子,他也不敢坑李易吧?
李昶脑袋高速运转,他渐渐想明白了:张泽想坑他们李家,分分钟坑了,用不着耍这样手段。
算张泽坑李家的胆子有,坑李易肯定不敢。
不要看李易主要是纵横海外,想要一个巡抚的性命,还真不算难。
不要说天下多得是死士愿意效劳,是大明朝廷,恐怕也多得是官员愿意给李易出力。
大明这些烂了底的官,查谁谁有罪,张泽哪敢捋李易虎须?
那么结论是一个:张泽是替李易张口,确定“李唐”两个字。
李昶心砰砰乱跳:难道李唐又要立国了?我的天,自己怎么没想到这个?想着太原李家能得到什么好处了。人家李易不扣紧李唐二字做章,和你太原李扯什么淡?
可是李家再次公然祭拜唐叔虞,这这这。。。。。。这也太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了吧?
一时间李昶心潮起伏,难以自控。
晋祠李易后世去过,当时也不曾多想,当成了旅游景点。
这一世李易当然明白这个地方是有政治意义的。
李易万没想到“劝进”没发生在开荒团内部,反倒起自一个大明巡抚。
强将手下无弱兵,古代许多强将,都是被“劝进”的。
如李世民,跟着他混的无论武将秦琼、尉迟恭、程咬金,还是官魏征、徐茂公,都希望他当皇帝。
李世民不当皇帝,魏征了不得是一个出色的幕僚而已,怎么会成为千古贤相?那些武将也不过是普通武将而已,怎么进得了凌烟阁千古留名?这些人说是为了李世民,真实目的还是为了自己。
李易一帮部下没人劝进,那是因为李易为他们展开了一幅巨大的画卷,当年指点江山的开荒地图,如今才完成了一小部分,广阔天地大有作为呢。
更何况这些将军多停留在大校和少将的军衔,向进步空间还很大,用不着抬李易一步,给大家挪出进步空间。
而李易的官系统弱势得一塌糊涂,完全沦为军队的附庸,说个不好听的,几乎是军队后勤部。
更好笑的是李易无人可用的时候,居然把自己未婚妻抛出来做尚书。崔芸、任月之流还没嫁过门,怎么可能劝进?
不过该来的总会来。
当李易无论经济、军事还是地盘,都全面碾压大明的时候,张泽出现了,居然以大明巡抚的身份劝进了。
张泽自觉这种功劳从龙之功也不遑多让。
李易则在心里默默想到:“这一天终于来了!”
张泽是许多大明官员和读书人的代表,也许可以理解为民心所向。
李易需要成为领袖,成为能领导国前进的精神领袖。但是他没打算做那个什么帝位。
好不容易国有了向工业化迈进的契机,有了民智大开的契机,转回头继续做什么固步自封的土皇帝,这是李易不能容忍的。
算自己是千古一帝,是一代明君又怎样?自己年老的时候,能保证不昏聩?自己面对亲情友情的时候,能保证不徇私?
做皇帝图的是大群独揽一言九鼎的痛快,可是这痛快将来带给国人的必然是痛苦。
李易终于还是理清了思路:成为能号召国人的精神领袖,和做一个皇帝的概念是不一样的。自己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