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忠伯封爵风波平息后,宗室却并未完全偃旗息鼓。承德王宗邺晟意识到,正面反击难以撼动天武帝与东宫的布局,于是将目光转向更为隐秘的手段。
宗邺晟在密室中对心腹说道:“明面争权已无胜算,若要动摇东宫,必须从内部瓦解。苏子恒与东厂关系密切,若能利用这一点,便可反将东宫一军。”
心腹低声问道:“殿下意指如何?”
宗邺晟冷笑道:“东厂虽为密探之首,但多年来内部并非铁板一块。我们可挑拨东厂与锦衣卫的关系,再安插内线,使其内耗。东宫若失去东厂的支持,其布局必然受阻。”
不久后,东宫收到密报,东厂内部出现了泄密现象。几件针对江南士绅与宗室的调查结果尚未上奏,消息却已提前传至地方,导致多名关键证人失踪。
苏子恒将此事禀报宗邺文:“殿下,东厂的行动出现了破绽,极可能是内部出了问题。若不彻查,此事恐怕会被宗室利用,进一步破坏我们的计划。”
宗邺文沉思片刻,说道:“东厂是本宫布局的关键,不容出错。子恒,你可有应对之策?”
苏子恒答道:“臣建议先从内部排查东厂的关键人物,同时加强锦衣卫的监督,将泄密者揪出。另外,可利用假消息设局,看看背后是否有更深的阴谋。”
苏子恒迅速部署了一场“引蛇出洞”的计划。他命东厂密探伪造一份针对北疆部族贸易网络的假情报,并通过正常渠道逐步传递给东厂的中层负责人。
几日后,这份假情报竟然出现在了北疆豪强的手中,而东厂内负责情报传递的几名探子,恰好与宗室有所关联。
苏子恒立即命令东厂提督夏桓秘密抓捕涉事探子,并对他们的交往网络进行深挖。很快,一条通往宗邺晟府邸的情报线浮出水面。
夏桓禀报道:“苏大人,这几名探子皆受宗室的银两收买,他们利用东厂内部的漏洞,暗中为宗邺晟传递情报。”
苏子恒进一步深入调查,发现宗室不仅收买了东厂探子,还试图通过地方官员渗透锦衣卫的行动网络。
他对宗邺文说道:“殿下,宗室的目标显然不仅是扰乱东厂。他们通过地方官员的配合,试图掌控锦衣卫的情报线路。一旦得手,东宫对江南与北疆的控制将大打折扣。”
宗邺文冷笑道:“宗室这一手,倒是颇为阴险。子恒,我们该如何反制?”
苏子恒提出三项对策:
东厂内控:加强东厂内部的监察,清理与宗室有牵连的探子,并设立一套情报传递的复核制度,避免再次出现泄密。
锦衣卫突查:命锦衣卫对地方官员进行突击审查,重点打击那些与宗室暗通款曲者。
设局反击:故意放出针对宗室的一条假消息,试探其对锦衣卫的渗透深度,并借此掌握更多证据。
宗邺文拍板道:“此计甚好。本宫会向父皇禀报,请求增加对东厂与锦衣卫的支持,以配合你的行动。”
天武帝得知东厂内部的问题后,怒不可遏,立即召见东厂提督夏桓与锦衣卫指挥使秦烈,严厉训示:“朕的密探系统,是为国之耳目,竟被宗室渗透!夏桓,秦烈,你二人若不能肃清内部,朕便另择能者!”
两人惶恐跪地领命,并承诺将全力配合东宫的清查行动。
苏子恒迅速展开反制行动,宗室暗中收买的探子被一一揪出,东厂内部重新恢复稳定。与此同时,锦衣卫突袭了几名与宗室勾连的地方官员,查获了他们收受宗室贿赂的证据。
宗邺晟得知此事后,怒拍案桌:“东宫果然不好对付。苏子恒这一手,不仅稳住了东厂,还挖出了我埋下的棋子。”
他的幕僚劝道:“殿下,眼下东宫与父皇对宗室的警觉已达顶峰,暂时不可再动。我们需蛰伏一段时间,待他们放松警惕,再伺机而动。”
宗邺晟深吸一口气:“只能如此了。”
风波平息后,苏子恒对宗邺文说道:“殿下,此次反制行动虽有成效,但宗室的势力根深蒂固,若不彻底清理,必成后患。”
宗邺文点头:“不错。父皇对宗室的容忍也到极限,本宫会逐步削弱他们在朝堂与地方的力量,直到他们再无反扑的可能。”
夜深,东宫内的灯火依旧明亮。苏子恒在案前整理完情报,目光沉静。他低声说道:“宗室的威胁虽暂时平息,但他们的野心未死。这场权谋的棋局,才刚刚步入深水。”
而在另一处,宗清婉收到东宫的密报后,目光坚毅:“大局渐明,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