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阳城内所有考生都在查看成绩的时候。
此次考试的第1名陈卫国,此时却在乡下的家中种地。
13号考试结束后,陈卫国没有在城中多做停留,而是立刻赶回了他位于陈家村的家。
他知道家中的农活需要人手,尽管他心中有着更远大的抱负,但他也明白,作为家中的长子,他有责任帮助父亲分担家庭的重担。
陈卫国的父亲虽然是个普通的农民,但他深知知识的力量,为了让儿子能够改变命运,他不惜一切代价将陈卫国送去了村内的学堂。
陈卫国没有辜负父亲的期望,他的聪明才智让他在学堂里脱颖而出,成为了班上的佼佼者。
十岁时,他被保送到了县里的中学,后来又凭借自己的实力考上了华夏最高学府——水木大学。
在大学里,他不仅学习了丰富的知识,更培养了深厚的爱国情怀。
面对小鬼子的入侵,他没有选择沉默,而是积极组织学生团体,为抗日救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北平,他的名字随着一次次的学生运动而广为人知。
他带领着学生团体进行大游行,试图唤起民众的觉醒。
然而,由于种种原因,他的努力并未能取得预期的效果,这让他感到无比的挫败和失望。
最终,心灰意冷的陈卫国选择回到了平阳县,回到了生他养他的陈家村,成为了一名普通的农夫。
五六年的时间,对于陈卫国来说,既是一段沉淀,也是一段等待。
在陈家村,他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过着平凡而朴素的生活。
村里的人只知道他是个勤劳的农民,却鲜有人知晓他曾是华夏最高学府的高材生。
陈卫国并没有因为回到农村而放弃对知识的渴求和对国家的关注。
他经常利用进城的机会,了解时事,关心国家的命运。
平阳军的崛起,他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这支从平阳县发展起来的力量,不仅在华北大地上崭露头角,甚至在对抗小鬼子的战斗中也展现出了非凡的勇气和力量。
陈卫国知道,平阳军之所以能够成为一股强势的力量,不仅因为他们的军事实力,更因为他们有着严明的军纪。
他们是平阳县人民的子弟兵。
当得知平阳军要举行一场大型公务员考试时,陈卫国的内心再次燃起了希望的火花。
作为一名爱国青年,他不愿自己的一生就这样在农田中度过。
没有丝毫犹豫,陈卫国报名参加了考试。
他相信,自己的知识和才能能够在这里得到发挥,他希望能够通过这次考试,加入到平阳军中。
陈家村的村口,
一支平阳军的车队缓缓停下,引起了村民们的好奇和议论。
他们交头接耳,对这些漂亮的小汽车感到新奇,纷纷猜测着来者的身份。
苏小宝从车上下来,他穿着整洁的军装,气质不凡,走到一位抽着烟的大爷面前,礼貌地问道:“这位大爷,你好。
我们是平阳军的,今天我们来找陈卫国,请问他家在哪里。”
大爷吐了一口烟圈,指了指村后的方向:“哦,原来你们是来找陈小子啊,他现在不在家,估计在村后面的地里忙活呢。”
“谢谢大爷。”
苏小宝礼貌地道谢后,带着警卫员往村后的菜地走去。
走了大约10分钟,他们来到了村后的菜地。
苏小宝看到了一名身着朴素的农民正在地里劳作,他正是陈卫国。
苏小宝内心不由得生出敬意,谁能想到,这次平阳军组织的大型考试,竟然是一位农民取得了第一名。
苏小宝走上前去,恭敬地问道:“请问是陈卫国先生吗?”
陈卫国听到声音后,停下了手中的活,站直了身体,转身看到了苏小宝。
他用脖子上的毛巾擦了擦脸上的汗,回答道:“对,我是陈卫国,请问你有什么事吗?”
“陈卫国先生,你好。
我是平阳军大帅的贴身助理苏小宝,
恭喜你获得了此次考试的第一名,大帅想要见你,特派我来接你。”苏小宝说明了来意。
陈卫国点了点头,表示理解:“没问题,容我回去换一身衣服,再去见大帅。”
说完,陈卫国就背着锄头往家中走去,苏小宝跟在他的后面一同前往。
回到家后,陈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