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等谨遵主家号令!”
继鲍信之后,臧霸张扬也迅速表态支持王耀。他们并非出自豪门贵族,对那些所谓的正统毫无敬畏可言。
都是贫寒出身,所以他们比任何人都更清楚大汉是多么欺压底层。
汉室姓刘不假,可这与他们有何干?昔日皇权仍在时不见皇帝体恤黎庶,眼下汉室衰微,自己又凭什么要去重振它呢?
说到底,所谓的汉室跟他们就没半点瓜葛,他们自然没义务要去舍生忘死。
“臣等谨遵主家号令!当以毕生之力拨乱反正,大庇天下寒苦尽欢颜!”
紧随几将,愈来愈多的将校文臣都流露出绝对遵从的神态来。
就算王耀先前慷慨激昂的话语有些大逆不道,但那又如何?一众臣属们没有傻子,非常清楚自己为誰办事。
是的,大汉正统是刘氏,每个汉人都应该遵从汉室。可话是这么说,就是抗逆不遵朝堂又能如何?现在小皇帝都还在逆臣董卓手中呢!连自身都保不住,中央拿什么来向地方大员发号施令?
乱世已至,倘若还要做个传统意义上的大汉忠臣,基本上就只有死路一条。再者王耀的道路也并非奸佞叛逆,他不直接反叛,而是要在这大汉王朝的灰烬废墟中重建起一个更加美好更加完善的秩序。说实话,这已经宽仁
到极致了。
层层加叠之下,无论是为自身还是为大义,众臣属都没有反对的道理。
即便是关羽张飞有个身为汉室宗亲的结拜大哥,但对于王耀这番话语也未曾生出半点不快。
他们两兄弟已经太久没见过刘备了,许久未经兄长洗脑,关张逐渐出现了自己的认知,由此并不觉得王耀说的有什么不妥。一想起过往颠沛流离的经历,二人便愈发觉得主家所言有理。
“如果错误的根源不得到改变,纵使强行挽回几缕汉祚,这一切衰敗的景象也终将卷土重来。”
低声呢喃着,关羽不断回想着王耀刚才的讲话,只觉得字字珠玑甚有道理。
大汉王朝已经从上到下烂到了骨子深处,彻底没救了。墙面只有几道裂纹还好糊上,可整座房屋都摇摇欲坠,那房梁早被蛀虫钻空、就连墙里边也是如此,这又该如何是好?
想当年黄巾作乱,他三兄弟辗转各地奋勇杀敌,数十次冲入重围斗狠搏命。可就是从腥风血雨中杀出立下赫赫战功,三兄弟中也只有大哥刘备勉强当上了个安喜县尉。可就是这么一个微不足道的职位,朝中无人他们都难以坐稳。
一个小小督邮算得上什么东西?可硬是就要对他们三兄弟指手画脚、凡事都要从鸡蛋里挑骨头。刘备脾性好一再
容忍,但这也架不住对方每日寻衅。
最终忍无可忍的刘备将督邮捆绑起来当众鞭挞,张飞拦都拦不住。这样做一时确实畅快了,却也意味着三兄弟先前付出的努力全都白费了。这官凳都还没坐热,可除此外又还有什么办法?
回想起那段令人愤慨的过往,关羽张飞就情不自禁攥紧了双拳。
有志者报国无门说来何其荒唐?如此一个大汉朝,便叫他灭亡去吧!
若其坚挺不灭,那才是老天瞎了眼!
“这……究竟何至于此?”
看着一众同僚全都支持这番大逆不道的言论,荀彧面色泛红,想要大声说些什么一时却又说不出来。
尽管知道大汉已经病入膏肓,但在这位初入仕途的青年文士眼中,大汉即便衰落到了这个地步,却也还有着一线生机。
不过这一线生机与王耀密不可分,如果主家心怀汉室,那大汉就可能改写灭亡的命运,可眼下见到主家这般作态,实在叫荀彧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王耀所言不假,大汉确实有着许许多多的问题。但正所谓事在人为,一众贤臣良将携手并进,未必不能将这些固有的问题逐一化解。
身为汉臣,食君禄忠君事,焉能如此草率便言放弃?而王耀话里好像还若有若无的表达出一种……一种想要独立自主、甚
至于还要开辟新朝的意思?
荀彧有些不能理解,在他看来王耀乃是当世大贤,这样的人更应该志在匡扶汉室才对,哪有试都不试直接放弃的道理?
可真要说对方叛逆,乃是狼子野心的奸诈之人,说来别人不信,就是他荀彧自己也很难相信。
“主家,您兴义兵以匡朝宁国,乃是人人都尊崇的义公将军。既为义公,自当秉忠贞之诚,守退让之实,怀抱复兴汉室为己任!切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