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晖,你看这星空,多么辽阔,多么神秘。”武则天的声音中带着一丝感慨。
李春晖微微点头,轻声回应:“陛下,这星空之美,让人心生敬畏。每一颗星星都像是在诉说着自己的故事。”
武则天转过头,看着李春晖,眼中闪过一丝忧虑:“春晖,朕最近担心狄仁杰的身体。他年纪已高,却依旧为国事操劳,朕怕他撑不住。”
李春晖眉头微蹙,他知道狄仁杰不仅是武则天的重臣,也是他的良师益友:“陛下,今天看来,狄大人身体的确令人担忧。臣会多加关心,也请陛下多加保重。”
武则天轻轻叹息:“朕知道,朕会的。对了,北庭都护府的筹建,你有何看法?”
李春晖思索了片刻,然后缓缓说道:“陛下,北庭都护府的筹建,对于稳固边疆,防御外患至关重要。臣认为,我们应该选拔精干的将领,加强边防建设,同时,也要注重与边疆各族的和睦相处。”
武则天点了点头,她对李春晖的意见十分重视:“春晖,你的看法与朕不谋而合。朕会考虑你的建议。”
两人的谈话在夜色中继续,山间的流水声和蛙鸣声伴随着他们的话语,仿佛也在倾听着这对君臣之间的对话。
夜深了,武则天和李春晖回到了三阳宫的内室。李春晖细心地为武则天准备洗浴,温水中加入了花瓣和香料,散发出淡淡的香气。武则天在李春晖的服侍下,沐浴完毕,换上了舒适的寝衣。
两人一同就寝,武则天在李春晖的怀抱中,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安宁与温暖。在这个夏夜的石淙山,他们的心灵得到了短暂的休憩,而明天,他们又将面对新的挑战和责任……
公元700年七月十五,是朝会的日子,阳光透过明堂端扆殿的琉璃瓦,洒在金碧辉煌的大殿之上。殿内,巨柱耸立,雕梁画栋,彰显着大唐的威严与富丽。文武百官身着朝服,按照品级序列站立,他们的目光都聚焦在大殿的中央——武则天的龙椅。
武则天步入殿中,她的步伐沉稳而有力,每一步都似乎在提醒着在场的每一个人,她是这个帝国的绝对主宰。她的出现,让原本就安静的大殿更加肃穆,所有的声音都在这一刻凝固。
武则天端坐于龙椅之上,目光如炬,扫视着殿下的群臣。她的声音在大殿中回响:“诸位爱卿,今日朝会,有何要事禀报?”
殿前官匆匆上前,跪倒在地,声音中带着一丝急切:“启禀陛下,北方和东北方急报,契丹、后突厥来犯,边境告急!”
武则天的眉头微微一皱,她的目光变得更加锐利:“具体情况如何?契丹和后突厥此次来犯,意欲何为?”
殿前官回答:“据边境守将传报,契丹贼寇李尽忠死后,余部在大祚荣的率领下,东据东牟山,筑城居之,自称震国王。大祚荣联合后突厥,从北方、东北方两个方向共同来犯!”
武则天沉吟片刻,然后转向狄仁杰:“狄卿,你有何看法?”
狄仁杰步出队列,行礼后道:“陛下,契丹与后突厥此次联合来犯,其势不可小觑。臣以为,应立即加强边境防御,同时派遣使者前往契丹和后突厥,探明其真正意图,以便采取相应对策。”
武则天点头,表示赞同:“魏卿,你掌管兵部,如何部署?”
魏元忠出列行礼:“天后,臣建议立即调动附近驻军前往边境增援,同时动员边民参与防御,加强烽火台的警戒,确保消息畅通。此外,臣愿亲自前往边境,指挥抵御外敌。”
武则天颔首:“准奏。魏卿,朕封你为灵武道行军大总管,你即刻动身,朕要发兵五十万,务必清剿来犯之敌,确保边境安全!”
魏元忠回应:“臣遵旨!”
武则天接着说:“契丹反反复复,首鼠两端,几乎连年来犯;后突厥对我大周领土,一直虎视眈眈。这次,一定要有个结果!”
“陛下圣明,臣等愿意为保我大周江山永固,赴汤蹈火在所不辞!”群臣回应道。
武则天的目光停留在武将身上,缓缓地说道:“薛讷听令,朕命你为左武威卫将军、安东道经略,随魏元忠出征!李楷固听令,朕命你为左玉钤卫大将军,随魏元忠出征!你们二人,要通力合作,听从调令,薛讷的重点是突厥,李楷固的重点是契丹!”
薛讷、李楷固二将出列领命。
武则天再次扫视群臣,她的声音在大殿中回荡:“诸位爱卿,国家安危,人人有责。望各位各司其职,共御外敌。明日上午,我要在同明殿举行出征仪式,为魏元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