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昌宗点头:“明天我们就去参他们一本。”
阎朝隐阴险地笑道:“修理他们俩很容易,他们俩是杨素的后代,谁不知道杨素父子在隋朝背叛朝廷的事情啊?我们只要说杨素的后代不宜在朝中任职就行。”
张易之眼睛一亮:“好,明天上朝就这样办。”
第二日的朝会上,殿前官高声宣布:“有事禀奏无事退朝。”张易之出列说:“臣有一事相奏。”
武则天叫他上前说。张易之道:“陛下,臣最近在清理旧馆档案时,偶然发现司府少卿杨元亨、尚食奉御杨元禧是隋朝杨素之后,请陛下斟酌。臣以为他们不宜在朝中为官,以免留下后患。”
武则天沉思了一会儿,说:“宣司府少卿杨元亨、尚食奉御杨元禧。”二人出列。
武则天问:“刚才张爱卿之言你们可曾听见?”二人回答听见。
武则天问:“你们有什么意见?”
杨元亨回答:“微臣杨元亨与弟杨元禧,乃高宗朝宰相杨弘武之子,隋朝苍山公杨岳之孙,杨素乃微臣祖父之兄长。所以,微臣并不认同刚才张大人所说的‘是杨素之后’这一说法。”
武则天说:“哦,你们居然是杨弘武之子。”接着,武则天话锋一转,说:“隋朝的尚书令杨素,过去在隋朝的时候,很早就受到特殊的恩遇。他禀性凶恶邪僻,有谄媚奸佞的才能,迷惑扰乱君主,离间皇室骨肉。动摇嫡长子的地位,岂止是像掘蛊那样的灾祸;引诱煽动后主,最终酿成了请蹯那样的祸端。隋朝皇室的丧亡,大概是因为多有邪僻之事,推究它的萌芽征兆,这就是其中的原因。他活着的时候是不忠之人,死后是不义之鬼,自身虽然侥幸免罪,儿子最终却被灭族。”
接着武则天说:“杨元亨、杨元禧,朕念你们不是杨素直系,念你们的父亲有功于我朝,朕决定给予你们降职录用,你等有何意见?”
杨元亨、杨元禧跪拜武则天说:“微臣愿意。”
武则天眼里闪过一丝光芒,说:“朕决定,杨元亨为睦州刺史,杨元禧为贝州刺史,即日上任,不得在朝中停留。”
杨元亨、杨元禧再叩首而去。整个端扆殿内鸦雀无声,群臣都知道这是谁在作梗,但没有人吭声。
殿前官高声宣布:“有事禀奏无事退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