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所打动。
就在这时,一位年轻的书生捧着一本书走了过来,那书生的脸上带着些许羞涩与迷茫,恰似一只迷失在知识丛林中的小鹿,怯生生地问道:“唐老板,我对这本书里的一些内容实在是理解不透,您能帮我讲讲吗?”唐逸霄抬起头,看着书生那求知若渴的模样,脸上瞬间露出温和的笑容,宛如春风拂过湖面,泛起层层温暖的涟漪,笑着点点头,说道:“当然可以,你哪里不明白,咱们坐下慢慢说。”说罢,便带着书生来到一旁的桌椅处,耐心地为他讲解起来,那神情专注而认真,时而引经据典,时而举例说明,深入浅出的话语,仿佛是为书生打开了一扇通往知识殿堂的大门,让书生原本迷茫的眼神逐渐变得明亮起来,满是收获的喜悦,就像在黑暗中摸索的人突然看到了光明,那眼中闪烁着的光芒,是对知识的渴望得到满足后的欣喜,也是对唐逸霄悉心指导的感激。
,!
一日,墨晓萱想着去集市上挑选些上好的布料,给叶文舟做几件新的秋衣,便带着丫鬟出门了。集市上人头攒动,热闹非凡,恰似那汹涌澎湃的潮水,一波又一波的人流涌动着,摩肩接踵,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不同的神情,或欣喜、或急切、或专注,构成了一幅充满生活烟火气息的生动画面。各种摊位琳琅满目,摆满了形形色色的商品,叫卖声、讨价还价声交织在一起,奏响了一曲独特的秋日集市之歌,那声音此起彼伏,宛如一场盛大的交响乐,充满了生活的烟火气息,让人真切地感受到这平凡日子里的热闹与活力。
墨晓萱穿梭在一个个摊位之间,她今日穿着一件淡橘色的长裙,裙摆处绣着几枝淡雅的秋菊,那秋菊仿佛是被巧手的绣娘赋予了生命,在裙摆上随风摇曳,与这秋日的氛围相得益彰,宛如一幅流动的画卷,为这热闹的集市增添了一抹别样的色彩,也让她在人群中显得格外亮眼,宛如一只在花丛中翩翩起舞的蝴蝶,散发着温婉动人的气质,引得旁人纷纷侧目,投来欣赏的目光,那目光中既有对她美貌的赞叹,也有对她优雅气质的倾慕。
走着走着,墨晓萱来到了一家卖布料的摊位前,那摊位上摆满了各式各样的布料,颜色鲜艳丰富,质地也不尽相同,仿佛是一座汇聚了世间所有色彩与质感的宝藏之地,让人目不暇接。墨晓萱伸出手,轻轻抚摸着一匹深蓝色的绸缎,那绸缎触感顺滑,恰似那春日里初融的溪水,从指尖滑过,留下一片清凉与细腻,光泽度极佳,在阳光的映照下,闪烁着如星辰般璀璨的光芒,她心中想着这料子做成叶文舟的长袍定是极为合适,脸上不禁露出满意的笑容,那笑容如同春日里绽放的花朵,灿烂而明媚,满含着对叶文舟的爱意与关怀,仿佛只要一想到叶文舟穿上这长袍的模样,她的心里就满是甜蜜与期待。
就在她与摊主商讨价格之时,不远处传来一阵熟悉的声音,她转头望去,只见唐逸霄正站在一个卖文房四宝的摊位前,正拿着一支毛笔,与摊主交谈着什么。唐逸霄今日穿着一件米白色的长袍,外罩一件淡青色的马甲,整个人显得清爽又儒雅,恰似那从画中走出的翩翩公子,自带一种超凡脱俗的气质,让人眼前一亮。他专注地看着手中的毛笔,时而轻捻笔毫,那动作轻柔而娴熟,仿佛是在与这支毛笔进行着一场无声的交流,时而与摊主说着毛笔的优劣之处,言辞间条理清晰,尽显其对文房四宝的了解与喜爱,那认真的模样,仿佛此刻世界上再没有其他事能吸引他的注意力,他已然沉浸在这探寻笔墨精妙的世界里,仿佛外界的一切喧嚣都与他无关,他只专注于眼前这一方小小的笔墨天地。
墨晓萱见状,便让丫鬟继续与布料摊主谈价,自己则朝着唐逸霄走去,走到近前,微微福了福身,轻声说道:“唐公子,真是巧呀,今日也来集市逛逛呢。”那声音清脆悦耳,恰似那山间流淌的清泉,叮咚作响,让人听了心生愉悦,仿佛一阵清风拂过心头,驱散了集市上的嘈杂与喧嚣。唐逸霄听到声音,转头瞧见是墨晓萱,先是一愣,随后脸上露出温和的笑容,拱手行礼道:“墨姑娘,许久不见,我来看看有没有合用的文房四宝,这书馆里时常有人需要,便想着多备些。姑娘这是在挑选布料吗?”墨晓萱笑着点头,回应道:“是呀,想着给夫君做几件秋衣,这不就来挑挑料子了。”唐逸霄笑着称赞道:“墨姑娘真是贤惠,叶兄有你这般用心的妻子,真是好福气呀,想必叶兄穿上姑娘亲手做的衣裳,定会倍加温暖,满心欢喜呢。”
两人正说着,叶文舟恰好今日衙门的事务处理得早,惦记着墨晓萱出门了,便想来集市寻她,顺便一起逛逛。他沿着集市一路走来,远远便瞧见了墨晓萱和唐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