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成寻思,柳永“望海潮”啊!
这首诗词名篇写出来,天下还有谁能与之争锋?
关键是与本地极为契合,写的就是杭州啊!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重湖叠山献清佳。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名句不断,把杭州描绘得富丽非凡!
据说金主完颜亮读罢《望海潮》一词“遂起投鞭渡江、立马吴山之志”。还即兴题诗称:“
万里车书一混同,江南岂有别疆封?
提兵百万西湖侧,立马吴山第一峰。”
这等作品拿出,还不把绍生两个碾压成齑粉!
孟老师活过来手把手帮你们写,也要头疼!
往常的话,这种级别的作品,他是不会舍得用的,可是对于绍生两个牛皮糖,他除了厌恶,就是厌恶,完全不介意用十首同级别的诗击溃对方。
陈成兴致勃勃想了半天,都准备动笔写此雄篇了——
忽然想起来,这首词,除了词牌里有“海”,其实根本没有海!
然后,又发现,中国古人其实来到大海旁的人很少,有海上旅行经历的人更少,而这里面会写诗的就更少啦!
所以其实没几个人写过大海的诗!
真特么是天下奇闻!
什么“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什么“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
什么“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后面更精彩!
什么“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离他最近的张九龄相公,都已经作古了!
他想到的,全是古人的诗句,往后世想,一时竟然想不起来!
啊!
想到了陆游!
他是后世的!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这算是写到了海吧?
而且还很大气磅礴!
可转念一想,这首诗的下一句是什么?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啊!
你在这个太平盛世写这种诗,别人怎么想?
哎呀,陈朝的老百姓受李唐的水深火热不知道多少年啦,陈朝的“王师”怎么还没有打回来呢?
pass!
这首诗是绝对不能碰的!
可这个也不行的话,一时还真的想不到其他句子了……
不得不吐槽,古代诗人的活动范围太受限了,大旅行家李白同志又特么是当代人不能抄……
上来第一题如此简单,就让自己措手不及,真的是事先没想到的!
这就是文抄公的坏处,你笃定了要抄袭别人的时候,有时候不大好找到合适的,可真要自己写,又不知如何下笔……
而其他诸位才子呢?
大家都生活在闽浙沿海一带,哪怕家不在大海附近,肯定也是去观赏过的,所以这种题目对于他们来说没有任何的难度。
柳绘看着陈成神情不定的样子,十分奇怪,但是她还不知道心目中“八叉成诗”的小陈同志,竟然会在这么一道简单的题目上栽跟头……
陈成不动笔,她就只能去看别人。
邻座的周宾显然是个胸怀宽广的性情之人,片刻之间,歌咏大海的诗篇已经写就:
天涯望断来时路,欲引诗篇赠海河。
一点汪洋都不见,半分恣肆可能多。
若无会意堪书志,漫有豪情休纵歌。
早识君如池里水,急流聚此枉蹉跎。
诗志恬淡,诗韵磅礴,这诗题倒的确像是为他量身定做的一般。
对面绍生二人也先后把第一篇诗作写就。
当在场诸君都写好了诗的时候,只剩陈成一个人磨磨蹭蹭,没有动笔。
“你怎么不写啊?”柳绘奇怪,按照陈成今天来之前的那股气势,她觉得陈成应该每次都抢夺人先,第一个亮出诗句才对。
“我也想写啊!”陈成哭丧个脸,心道。
这就是非原创诗人的苦处,没有好抄袭的可怎么办?
见他不答话,柳绘又探头探脑看邻座右边人的诗句,见人家写的是:
初春恰日晴,临海听涛声。
浪卷千花白,风推一岸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