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家人般紧密相连。大王您若忘记了昔日与公子的深厚情谊,而公子却不顾一切地前去救援同室之难的赵国,这是何等的忠义之举啊!倘若公子能够幸运地击退秦军,保全赵国,那么大王的威名必将远播四方,义举之声也将响彻天下。到那时,我即便是粉身碎骨,也毫无怨言。然而,大王若是要因此收捕信陵君的家属,诛杀他在魏国的宾客,那么我请问大王,如果信陵君兵败,他自然会甘心领罪;但若是他侥幸取得胜利,大王您又将如何面对他呢?这样的做法,岂不是会让天下人耻笑我们魏国忘恩负义、不念旧情吗?”
魏王沉思了片刻,怒气渐渐平息,他问道:
“你虽然盗取了兵符,但必定有人帮你传送。那个人是谁?”
如姬回答说:
“是颜恩帮我传送的。”
魏王随即命令侍从将颜恩绑来,质问道:
“你怎么敢把兵符送给信陵君?”
颜恩一脸茫然地说:
“奴婢根本不知道什么兵符的事情。”
这时,如姬向颜恩投去一个眼神,示意他配合自己。如姬接着说:
“以前我让你送花胜(首饰)给信陵君的夫人,实际上那盒子里装的就是兵符。”
颜恩立刻明白了如姬的意思,他大哭起来,说:
“夫人吩咐的事情,奴婢怎么敢违抗呢?当时只说送花胜去,盒子又封得严严实实的,奴婢哪里知道里面装的是兵符啊!今天真是冤枉死我了!”
如姬也流着泪说:
“我有罪,自然会承担,请不要连累他人。”
魏王听后,命令解开颜恩的绳索,将他关入狱中,而如姬则被贬入冷宫。同时,魏王又派人去打探信陵君的战况,以便根据战果再做决定。
大约过了两个多月后,卫庆带领军队返回魏国,他将兵符交还给魏王,并上奏说:
“信陵君在战场上大败秦军,但他因为某些原因不敢回国,现在留在了赵国都城。他多次托我向大王请罪,并表示改日会亲自来领罪。”
魏王听后,详细询问了交战的经过,卫庆一一作了汇报。群臣听后,都跪拜称贺,高呼:
“万岁!”
魏王非常高兴,立刻命令侍从将如姬从冷宫中请出,同时将颜恩从狱中释放,并赦免了他们的罪过。如姬参拜谢恩后,又向魏王进言道:
“此次能够成功救援赵国,让秦国畏惧大王的威严,也让赵王感激大王的恩德,这全都是信陵君的功劳啊。信陵君是我们国家的中流砥柱,家族的宝贵财富,怎么能够将他抛弃在外邦呢?我恳请大王派遣使者将他召回国内,一来可以保全我们之间的亲情,二来也可以彰显大王尊贤重贤的美德。”
然而,魏王却表示:
“他能够免罪就已经足够了,哪里还敢谈什么功劳呢?”
不过,魏王还是吩咐下去:
“信陵君名下应得的封地和俸禄,还是照旧送去他的府邸,供他的家眷使用,但暂时不准他们回到魏国。”
从此以后,魏国和赵国都恢复了和平,两国之间再也没有发生过什么纷争。
再来说秦昭襄王,他在与别国的战争中战败后回到了秦国。太子安国君带领着王孙子楚,亲自到郊外去迎接他。在迎接的仪式上,他们纷纷向秦王称赞吕不韦的贤能。秦王听后,对吕不韦的才能和贡献表示了高度认可,于是封他为客卿,并赐予他千户的封地作为他的俸禄。然而,好景不长,秦王很快就得知了一个令他愤怒的消息:郑安平投降了魏国。秦王对此事极为震怒,下令将郑安平的全家诛杀,以示惩戒。而郑安平这个人,当初是由丞相应侯范睢推荐给秦王的。按照秦国的法律,如果推荐的人不称职或者犯了罪,那么推荐人也要承担相应的责任。现在郑安平因为投降敌人而被诛杀了全家,范睢作为他的推荐人,自然也受到了牵连。按照法律的规定,范睢应该被连坐治罪。于是,范睢只能按照法律的要求,铺上草席,跪在朝堂上等待接受惩罚,以此来表示他的罪责和悔过之心。
秦王见状,却宽慰他说:
“任用郑安平,原本就是我个人的决定,与丞相你并无直接关系。”
秦王再三安抚范睢,并让他继续担任丞相的职务。然而,这件事在群臣中引起了不小的议论。秦王担心范睢因此心中不安,便下令全国:
“郑安平有罪,已经受到应有的惩罚,家族被诛灭也不再追究。今后若有人再提起此事,立即斩首!”
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