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礼前夕,感恩山庄仿若一方被命运之手搅弄的江湖,表面是热闹非凡,张灯结彩,红绸于檐下飘舞,恰似烈烈旌旗,张扬着喜庆。
灯笼在风中摇曳生姿,光晕晃荡,晕染出一片暖红,恰似一片喜庆的红海。
人来人往,脚步匆匆,忙碌身影交织穿梭,呼喊声、器物碰撞声,交织成一曲嘈杂的乐章。
可在这热闹之下,却暗潮涌动,丝丝缕缕的微妙气氛,像隐匿在花丛间的细刺,不经意间便会刺痛人心、挑破安宁。
天空中几朵乌云悄然聚拢,边缘透着乌沉沉的压抑,似也在窥视着山庄里复杂的人情冷暖,偶尔遮住那稀薄的日光,让山庄忽明忽暗,光影变幻间更添几分诡谲。
聂军的父亲,那位年逾古稀、腰背已略显佝偻的老人,拄着拐杖,脚步颤颤巍巍却又透着不容置疑的威严,在姑姑一家的簇拥下驾到。
他们刚踏入山庄,目光便如挑剔的审视官,犀利地扫过每一处精心布置的角落。
瞧见花墙时,姑姑那精心描过的眉瞬间拧成了麻花,嘴角撇下,扯着尖细嗓音数落起来:
“哎呀,这花墙看着也太寒碜了些,玫瑰品种选得这般普通,哪有婚礼的气派劲儿,要我说,起码得用上几株进口的稀有玫瑰,那馥郁香气、娇艳模样,才能配得上这场大喜事呀!
还有这百合,花色杂七杂八,不够纯美,看着乱糟糟的,像拼凑出来的,可别让宾客看了笑话。”
话语像连珠炮般,噼里啪啦,带着股尖酸劲儿,在空气中弥漫开,扰得旁人心里一阵烦闷。
一边说着,姑姑还伸出手指,用力戳着空气,以强调自己的不满,随后双手抱胸,满脸嫌弃地站在那,眼睛依旧死死盯着花墙,仿佛要用目光将其“改造”得合乎心意。
一旁随行的佣人小声嘟囔:“这花墙布置可费了不少心思,都是按本地习俗选的花,寓意吉祥着呢。”
姑姑耳尖,瞪着眼驳斥:“哼,什么习俗不习俗,婚礼就得有婚礼的档次,少拿习俗当借口。”
说罢,她还气呼呼地一跺脚,扬起一点灰尘。
步入宴席厅,老人们的眉头皱得更深了,眼神里满是不满与嫌弃。
聂军父亲用拐杖重重戳着地面,“哼,这宴席的菜品,怎的这般敷衍?
传统佳肴红烧肉,做得一点都不软糯,咬一口怕是都塞牙缝,失了那入口即化的韵味。
蒸鱼更是不像话,缺了秘制酱料提鲜,寡淡无味,简直是败了胃口,哪能端上桌待客!”
这般琐碎唠叨,嗡嗡嘤嘤,恰似惹人厌烦的蚊虫,没完没了地在耳边盘旋,直钻心底,让原本喜庆的氛围如蒙了一层阴翳,压抑又无奈。
厅内窗户半掩,风溜进来,吹得桌上烛火晃悠,似也在这抱怨声中瑟瑟发抖,光影斑驳地映在墙上,扭曲而黯淡。
聂军父亲边说边用拐杖在地上反复戳着,每一下都伴随着他愤怒的“哼”声,身体也因生气而微微颤抖,那拐杖与地面撞击的“咚咚”声,敲得人心神不宁。
厨师长听闻,赶忙上前解释:“老爷子,这红烧肉和蒸鱼都是按老方子做的,肉选的是上等五花,鱼是清晨刚捞的鲜货,可能口味没合您心意,我们马上调整。”
聂军父亲却哼了一声,别过头去,不搭理人,手中的拐杖依旧在地上点来点去,显示着他的余怒未消。
反观秋月的兄姐们,却似这阴翳中透进来的几缕暖阳,给山庄添了夏日别样生机与暖意。
国庆,身形魁梧壮硕,仿若一座巍峨小山,满脸豪爽笑意,声若洪钟,一进山庄便撸起袖子,二话不说扛起沉重的客房布置物件。
只见他大步流星走向堆放杂物的角落,弯腰俯身,双手稳稳抓住一根粗壮的木梁,那木梁上还缠着些装饰彩带,他稍一用力,将其扛上肩头,手臂上的肌肉紧绷鼓起,如一条条粗壮的绳索。
随后,他迈着稳健的步伐穿梭于廊道庭院,庭院里石板路被雨水浸过,透着湿滑,可他脚步稳健,溅起细微水花。
汗水湿透衣衫,顺着古铜色脸颊滑落,滴在石板路上,洇出深色水渍,可那干劲儿丝毫不减,每一步都踏得坚实有力,似要把对新人的祝福都夯进这山庄土地里。
春兰恰似春日微风,细腻且温柔,她轻移莲步,穿梭于一间间客房,手中动作娴熟又轻巧。
进入客房,她先是走到床前,双手轻柔地抚平喜被上的褶皱,手指如同灵动的蝴蝶,细致地划过每一处纹路,不放过一丝不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