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李怀溪虽然买了600斤木炭回来,但李父还是不放心,在冬天只有在院子里堆一堵柴火墙他才会有安全感,每个冬天都是这样的,所以第二天一早,李父照常叫着李怀山上山砍柴。
对于李父的想法李怀溪并没有说什么,买木炭回来纯粹是帮李父和大哥减轻一下负担,家里有燃料了,他俩砍起柴来肯定就不会那么着急了。而且柴禾不怕多,多备一些总是好的。
这一边因为李怀溪买回来的棉花超出预期太多,本来准备收好秋菜再做被子的李母今天就开始忙了起来,叫着大儿媳妇一起,把堂屋门打开,俩人晒着太阳开始给棉花胎缝被面。
李母把卷起来的布散开之后发现跟李怀溪之前买回来的一样,这两匹布并不是连在一起的,而是一块一块卷起来的,拉出一块来往棉花胎上一比,发现大小差不多,就跟提前量好的一样,每块布只需要裁一条边下来大小就跟棉花胎一样大,长短都合适。
李母不知道李怀溪拆的大棉被跟床单本就是一套,所以大小基本都差不多,对于李母来说这可省了不少功夫,直接把棉花胎放进两块布中间缝起来就行了,裁下来的布也不浪费,回头拿糨糊粘了还可以做成布鞋。
看着李母和大嫂在堂屋里忙活着做棉被,李怀溪则叫着李怀林去菜园收菜,俩人准备在今天把秋菜收了存起来。
去之前李怀林先把家里盖菜窖的石头板打开,让封了小半年的菜窖通通风,这样一会儿下去放菜的时候不会把人闷到里头。
这都是李父耳提面命教会的,不管多么着急的事只要是下菜窖,都要提前打开通通风。
一开始李怀林还不信,直到有一年隔壁村一个菜窖闷了三个人后才重视起来,对于通风丝毫不敢马虎,李怀溪之前没有下过菜窖,看他在旁边,李怀林还细细叮嘱他通风的重要性。
谁知李怀溪比他还懂,还给他讲了起来为什么菜窖会闷人。
李怀溪没有给李怀林讲二氧化碳比空气重,时间长了会在洞的底部累积,人下去之后会被憋倒之类的,而是简单道:“二哥,菜窖之所以会闷人是因为盖子盖的时间长了里面的空气少了,人下去之后吸不上气来就会晕倒。”
“所以需要通风,时间短了还不行,以后再下地窖可以先拿个蜡烛点着吊下去,要是蜡烛在下面灭了就证明里面还是没有空气,要是蜡烛下去之后还燃着就说明没问题了。”
听完李怀溪的话李怀林有些好奇,立马去拿了半截蜡烛过来,放进半截竹筒里拿绳子吊了下去,果然,蜡烛还没有到窖底一下就灭了。
看到蜡烛灭了,李怀林惊叹一声道:“还真的是,你这个办法好用啊!”
“走,让它在这先晾着,咱先去收菜!”
说着俩人收了蜡烛拿着背篓往菜园走去,坐在堂屋里缝被子的大嫂看到院里两个小叔的举动后不由得对旁边的李母笑道:“小溪还真行,什么办法都能想出来。”
李母道:“现在是比谁都灵透了,你不知道以前傻的时候啊......”左右无事,李母就又给郑小菊讲起了李怀溪小时候的糗事。
......
李怀林和李怀溪来到菜园,先看了一下那两株茶树,此时已经落没了叶子,但枝条还是水分十足,无不证明了明年可以从头再来的决心。
俩人打量着眼前的茶树,李怀溪道:“二哥,等明年开春了咱把嫩芽摘了,我给你炒茶喝!”
李怀林笑道:“哈哈那金贵玩意儿我可喝不起。”
李怀溪道:“买的金贵,咱自己种的有啥金贵的,明年你等着就是了!”
“好,那我等着,咱也尝尝这茶叶是什么味道的!”李怀林说着开始拔起了脚下的萝卜。
秋天的萝卜脆嫩脆嫩的,就连顶上的萝卜缨子都还保持着绿色。大头长在外面,只有下面的小半截长在土里,用手薅住萝卜缨子一使劲就能拔出来。
一畦萝卜拔的很快,俩人没一会就收完了,拔出来的萝卜削掉顶上的缨子就可以放进菜窖存起来冬天吃。
萝卜拔完开始拔白菜,也是一下一个,这个时代的白菜还不是很大,甚至每片叶子还都是散开长得,不像超市那种包起来的,里面有黄色的芯,这里的白菜每一片叶子都是绿的,叶子四下长得张牙舞爪,根本没有白菜芯这一说。
一开始负责菜园的李怀溪还以为是小的时候这样长,等长大了就包起来了,可是后面并不是这样的,李怀溪还以为自己种错了,为此请教了大哥,李怀山看着他一副没见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