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忙梳理线路,一边打趣道:“这引擎像个倔老头,不肯接纳新玩意儿,咱得软磨硬泡,哄着它。”
好在没放弃,反复调试、优化,飞船引擎终于在测试那天“雄起”了。点火瞬间,轰鸣声像星际巨兽咆哮,尾焰光芒比以往亮了好几倍,动力输出数值蹭蹭往上涨,飞船像脱缰野马,在预定轨道上狂飙,速度快得让监控仪器都差点跟不上。我在控制台前又蹦又跳,大喊:“成功啦,咱这是给联盟飞船插上‘翅膀’,以后星际航行,还不是想去哪就去哪!”
这技术一突破,像在联盟科研湖面投下巨石,激起千层浪。各个领域专家蜂拥而至,把遗迹研究室门槛都快踏破了,都想借这“东风”,革新自家项目。医疗组借鉴思路,研发出能利用“临界频率”强化治疗效果的星能治疗仪,以往棘手病症,在高频星能刺激下,治愈率大幅提升;农业团队用新技术优化星能灌溉系统,作物像被施了魔法,长得又快又壮,产量翻番,星际农场里一片丰收景象,蔬菜水果个头大得像小怪兽,色泽鲜亮得晃眼。
可好事多磨,新麻烦像雨后春笋冒出来。那“临界频率”技术推广时,不同星球环境、设备差异,成了“拦路虎”。在一颗重力超大、磁场紊乱的星球,星能设备装上新技术后,像水土不服的旅人,频繁故障,不是能量泄漏引发小型爆炸,就是运转节奏全乱,嗡嗡作响像发了疯的蜜蜂。
联盟紧急召集各方高手,开了个像菜市场般热闹、但人人愁眉苦脸的研讨会。有人提议:“得搞个通用适配标准,不然这技术就是好看不中用的‘绣花枕头’。”我挠挠头,站起来说:“咱不能光搞‘一刀切’标准,还得研发配套调节模块,像给不同脚型准备合适鞋子,根据环境、设备自动微调,让技术稳稳落地。”
众人觉得有理,又开启新一轮攻坚。研发调节模块可比登天还难,得综合考虑天文数字般的变量,从星球重力系数、磁场强度,到设备材质、能量基础参数,凯瑞带着一帮理论大神,天天泡在数据里,眼睛布满血丝,跟熬红了眼的兔子没啥两样;艾达和我穿梭各星球测试场地,记录故障,调整模块设计,风吹日晒,灰头土脸,但干劲十足。
历经数月,调节模块诞生,像个万能“小助手”,和“临界频率”技术绑定,不管在哪种“恶劣”环境,星能设备都能顺利运行,还发挥最大效能。联盟上下一片欢腾,像过年似的,大街小巷挂满庆祝横幅,大家意识到,遗迹这一秘密挖掘,彻底改写联盟发展轨迹,从星际航行到民生领域,都迈进全新“高速时代”,而我们也清楚,宇宙藏着无尽秘密,只要保持好奇、团结奋进,更多惊喜还在前方等着,下一趟“科技变革快车”说不定就在下个遗迹角落蓄势待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