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那一日,风云变色,战鼓雷鸣,王保保亲率二十万蒙古铁骑如狂风骤雨般直扑江州而来。
此时此刻,江州城内亦是旌旗蔽日,甲胄鲜明,陈友谅坐拥着同样多达二十万的雄师严阵以待。
众所周知,蒙古骑兵向来以其剽悍勇猛、纵横驰骋于草原之上而闻名天下,但此番面对滔滔江水和敌军战船林立的局面,他们却显得有些力不从心。
毕竟,水战并非这些来自北方大漠的健儿们所擅长之事。
反观汉军这边,早有先见之明地精心打造了大批坚固威猛的战船,并将军队有条不紊地屯驻于江上,形成一道坚不可摧的防线。
如此一来,双方一时间竟陷入了紧张胶着的对峙状态。
眼见强攻难以奏效,王保保眉头紧皱,计上心来。
他暗中派遣二十名身怀绝技的西域番僧趁着夜色掩护,悄然向汉军战船发动突袭。
这二十名番僧个个武艺高强,身轻如燕,行动起来犹如鬼魅一般。
然而,正所谓“魔高一尺道高一丈”,陈友谅军中亦有能人。
汉军第一大将宋青书早已料到敌方可能会使出这般偷袭手段,于是早早便带领所部精锐设下重重埋伏。
当那二十名西域番僧自以为得手之际,突然间四周喊杀声四起,火光冲天。
汉军从四面八方冲杀出来,瞬间将这群番僧团团围住。
一场惊心动魄的激战就此展开……
话说那二十名西域番僧,面对突如其来的埋伏,脸上闪过一丝惊愕,但随即稳住阵脚,各自施展绝技,企图突围而出。
只见他们双手结印,口中念念有词,周身泛起一圈圈金色的光芒,竟是启动了传说中的“金刚伏魔圈”,一时间,空气仿佛凝固,一股股浑厚的内力激荡开来,令周围的汉军将士难以靠近。
宋青书见状,嘴角勾起一抹冷笑,他深知此战关乎江州安危,不容有失。
他身形一晃,如同龙腾九天,瞬间跃至战场中央,双掌一推,正是丐帮绝学“降龙十八掌”中的“亢龙有悔”。
掌风呼啸,带着排山倒海之势,与那金刚伏魔圈碰撞在一起,发出震耳欲聋的轰鸣,激起层层气浪,令周围观战者无不色变。
“亢龙有悔”威猛无匹,但那金刚伏魔圈亦是西域武学中的顶尖防御,两者相持不下,竟形成了短暂的平局。宋青书心中暗赞对手不凡,同时也激起了他体内的斗志。
他身形再变,如游龙戏水,接连使出“飞龙在天”、“见龙在田”等精妙招式,每一掌都蕴含着惊天动地之力,直逼番僧们的心脉要害。
西域番僧们虽然修为高深,但在宋青书这连绵不绝、威力惊人的掌法之下,逐渐显露出疲态。
他们的金刚伏魔圈开始出现裂痕,光芒也愈发黯淡。
这时,宋青书一声长啸,全身功力凝聚于双掌之上,使出了降龙十八掌中最霸道的一招——“龙战于野”。
这一掌拍出,天地色变,仿佛有真龙降临,带着毁天灭地之力,直接轰破了金刚伏魔圈,将那些番僧震得口吐鲜血,东倒西歪。
宋青书身形如风,穿梭于敌阵之中,每一掌落下,必有一名番僧倒下,不过片刻,二十名西域番僧已全部被擒或毙命。
战斗结束,江州城上上下下无不欢呼雀跃,陈友谅更是亲自下城,对宋青书大加赞赏,称其为“江州之盾”。
宋青书则以谦逊之态,表示此乃众将士合力之功,自己不过尽了绵薄之力。
此役之后,王保保的蒙古铁骑再也不敢轻言渡江,江州城也因此得以安然无恙,百姓安居乐业,一片祥和。
宋青书这数月以来,心无旁骛,专心致志地修炼那简易版降龙十八掌心法。
日复一日,他的内力日益深厚,功力更是突飞猛进。
虽说这简易版的心法与正版相比,差距颇大,但就如今而言,放眼整个江湖,能与之抗衡者亦是寥寥无几。
同时,远在濠州城内的张无忌收到了王保保战败的讯息。
听闻此讯,张无忌心中不禁对这位大舅哥生出一丝怜悯之情。
令他更为诧异的是,不知何时起,宋青书的武功竟如火箭般飙升,竟然能够独自一人迎战西域番僧,还一举大破那赫赫有名的金刚伏魔圈!
此时,闻苍松匆匆赶来,面露惊色道:“教主,您定然想象不到,宋青书竟然学会了丐帮的绝世武学——降龙十八掌!”
这消息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