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郭文的信,卢林接着打开大掌柜的信看了起来,大掌柜在信中说,腊月二十六,他和三叔、范先生、黄云峰去了一趟桃花岛,看了看那边的情况,商议了一下建造船坞之事;范先生对于墨潭船坞的建造得到大掌柜的异常欣喜,于是就将他的设想都说了,确实是范彦纯调回工部,他认为朝廷要开海运了,提前准备造船了;等到三叔说及这大河的限制,只能在墨潭船坞造一些的江河运输之船,大海船是肯定不行的,范先生也认为三叔说的极为正确。
对于在哪处海边建造大船坞,范先生从他的经历见识分析两处地方选一个,一是松江那边,位置极佳,很适合,还可以遥对扶桑,缺点就是离南海那边太远了,至于东莱那边,是黄河入海口,应该是朝廷首选,松江是长江入海口;二就是鹭岛那边不错,离瀛洲很近,那边岛屿众多,去往东南各国的也是以前海运之路。
据范先生所知,以前的有海运最早是在合浦一带,那时合浦是商旅云集,舳舻千里,异常繁华,史书记载:自合浦徐闻南入海,得大洲,东西南北方千里。自徐闻合浦船行可五日,有都元国,又船行四月,有邑卢没国,又船行二十日,有谌离国……与应募者俱入海市明珠、璧琉璃、奇石异物,赉黄金杂缯而往。其中记载的大洲即是如今的儋耳,其它地名就不甚清楚了。
但是在合浦之前,东南海运是日南郡南日港,如今叫做占城了,也叫林邑,就是卢林走东南镖之时,从升龙乘船到南定再下船之处的广平一带,史书记载:日南郡,其徼外诸国自武帝以来皆献见,后桓帝时,安息、大夏、大食、天竺皆来此道遣使贡献;大秦王安敦遣使自日南徼外献象牙、犀角、玳瑁。
当时越族逐渐汉化,没有什么问题,但是那些深目高鼻,发卷色黑的吠陀人不服汉朝统治,时常反叛,焚毁府衙、杀害官吏,抢劫富商之事时常发生,最终导致了日南港时常“障塞”,日南港就此逐渐没落了下去,海外客商改走合浦,于是造就了合浦,使之成为汉朝当之无愧的第一港。
合浦的没落是因为造船技艺的发展提升而导致的,最初出海的商船靠着海岸行驶,当时的海船都是平底船,不能抗击海上强大的风浪。及至后来造船技艺发展提升,出现了尖底海船了,大者长二十丈,高去水二三丈,望之如阁道,载六七人,物出万斛。钦廉之西南,海多巨石,尤为难行。大船走近海,容易搁浅触礁。以前沿海行船的通道,变成了一条险路;再就是合浦入海的南流江水带着大量的泥沙,在海口沉积,日积月累,纵横的河道逐渐拥塞,海湾也渐渐变成平原,合浦就此渐渐衰落下去了。
合浦没落之后,海运转道到了岭南番禺,番禺也成为一时无两的大城,号称是珠玑、犀、玳瑁、果布之凑;待到五百年前胡人祸乱中原之时,岭南番禺也遭受了战事波及,损失破坏极大,此后海运繁城再转到了温陵;温陵繁华不过一时,朝廷因为西关和东关胡人之威胁,顾之不及,于是出现大量海盗,以及扶桑人烧杀抢掠,海运也就此禁了。
看到这些,卢林有些明悟了,范彦纯外放温陵,没有放弃过海船海运之研究,这多半是范先生的教诲了;范先生选定鹭岛离温陵也不远,不过两百里左右,而且鹭岛离瀛洲更近,驾船出海过去也不过一天左右,松江一带则要顾及扶桑海盗之患。
大掌柜写信应该是和三叔商量过的,知晓卢林要去鹭岛一趟,提及鹭岛之事,儋耳这处三叔提了,范先生直接否定了,以前平底船可以走,如今是不行了,船走海岸很危险,从儋耳走外海可以,这样就绕过了合浦一带了,直接可以往南去了,据范先生所知,第一站应该可以到达占城南边,靠近真腊了。
这些都是以前工部保存的典籍中记载的,至于海运如何行走,工部保存的也是数百年前的海图,不知如今有没有变化,大掌柜信中说及这些,写信是让卢林去了鹭岛问问郑溪厝这些人看看,他们常年在外海更熟悉一些。
造船之事,先在墨潭船坞制作江河运驶大船,招收熟练工匠和船工,同时培养工匠和船工,这些人漕帮和五湖水寨都可以帮忙,至于工部那边,范先生判断是会先造战舰,朝廷要开海运,首要就是清理海患,清除海盗祸害。大掌柜说这些事情,如今知道的人极少,尽量保密,去打听也不要轻易泄露出去,待得墨潭船坞造出了大船再说。
最后大掌柜在信中说及朝廷昭告天下之事,令牌朝廷会给卢林一块,这是安排好了的,卢林自己妥善保管好,不用给任何人。朝廷或许还有些安排和要求,大掌柜在神都时都答应了,只是朝廷当时没有说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