抄录完了就已经是申时了,卢林再看了一遍这些记载,对于当年的情况也有了一定的了解,朱兴宗能够成事,其经历同样不能再现,当初驱逐胡虏的几方势力,汉王最大,应该说是徐真逸最大,若是汉王得明氏相助,朱兴宗多半会是败了;汉王得势后,方氏这个私盐贩子最后一样会投降汉王。
月妃若是真如记载所说有如此能耐,能够活着,诚王在朱兴宗和汉王在鄱阳湖大战之时出兵可坐收渔翁之利,天下或许就是诚王的了,方氏同样会在诚王得势后投降的。明月皇朝立朝取名和月妃有关,若是如此,卢林觉得月妃之死就有很大疑问了,而且诚王怕是有古怪了,只是想不明白,没一点头绪。
至于明氏、陈氏,三叔写的纸笺上没有提及,实力势力都不能和朱兴宗、汉王、诚王相比,不能参与到争夺天下当中来了,三王不管谁胜了,他们两家不降就是被灭的结局了。还有记载的一些小势力,到得后来都纷纷投靠了朱兴宗、汉王、诚王三家。
朱氏族谱的记载还是有些偏向的,对于汉王、诚王没有什么好词语,对于朱兴宗则是不乏美誉之词,什么天纵之资,起自田垄之间,遂成大业。十余年间,荡涤群雄,戡定祸乱,平一天下,建混一之功。虽曰天命人归,要亦神武不杀之所致也。
还有什么,高祖以聪明神武之资,抱济世安民之志,乘时应运,豪杰景从,戡乱摧强,十五载而成帝业。崛起布衣,奄奠海宇,汉以后所未有也。攘克夷狄,收复诸夏也;肇基南服,统一天下也;威加胜国,锋刃不交也;躬自创业,临御最久也;申明祖训,家法最严也。
对于这些卢林都是一扫而过,但是继续看了看后面之事,牵扯到了五大派,朱兴宗建立明月王朝后,在位三十余年,驱逐胡虏后,继续往西和往北征逃追杀胡人,共记载有五次大军出征,只有第二次失利了,其余四次都是大胜,将胡人击退到东关和西关外了,崆峒和临清在出征中出力极大,此后就协防驻守东关和西关了,胡人因此分化为东胡和西胡了。
扫平西南之时,峨眉出力极多;清理东海扶桑倭患道门则是不余遗力,至于释门,朱兴宗年幼时曾经发生过灾荒,流落到寺庙中为僧八年,后遇见各地起事驱逐胡虏,遂就近投奔到了郭氏手下,因此对释门极为看重,五大派的格局就从此定了下来。
八宝阁、千锋照、百炼堂三大铸同样也是在这群雄起事之时兴起的,当时三大铸还不是什么三大铸,都只是铁匠铺子,胡人对铁器控制极为严厉,不会允许有如今三大铸这样的铸造宗派存在的,就是有点规模的大铁匠铺都不会允许,更是销毁了许多铸造典籍;三大铸如今保存下来的的典籍都是残缺不全的,就是这个缘故。
在各地起事之后,许多铁匠都会在暗中铸造器刃支援各势力,三大铸当时和其它铁匠铺没有多大区别,只是有几个铸造技艺突出的,多带了些弟子,和五大派联系较多,略有些名头,随后各自聚拢起了一批铁匠,逐渐形成了规模,这朱氏族谱记载中西南也有大铸造,规模不输三大铸,卢林看到这里想起刀客陈堂首来了,当初陈堂首赠送的铸造典籍就是得自西南,如今看来是没落了,具体如何没落就不清楚,陈堂首说那三本铸造典籍是一两百年以前得到的,这没落怕是有三百年了。
最初铁匠铺的器物不多,就是炉子,风箱、铁毡、铁锤等物件,可以跟着大军转移的,只是容易耽搁铸造,待得各方势力渐渐占住了地盘稳定了之后,就都选地方固定铸造了,渐成规模之后,对于各地的兵刃支援是帮助极大的,有了固定的地方,聚拢的铁匠是越来越多,于是铸造技艺交流也得以频繁了起来,渐渐就形成了三大铸,确切说是四大铸,西南那边只是没落消失了,当时还是很有实力的,五大派三大铸的称呼是两三百年的事情。
五大派三大铸在各地起事驱逐胡虏之时,并不在朱兴宗的势力范围,跟韩刘和徐真逸、汉王他们更近一些,而且朱兴宗那会还只是跟在郭氏身边的一个小头目而已,成事后才渐渐聚拢了五大派等力量,成为朱氏后来荡平各个势力,平定天下的助力;什么天命所归、大势所趋都是获胜之后的粉饰之词,若真是如此,方氏私盐贩子早投靠朱兴宗了,还至于等到最后么?方氏能够第一个起事,也是个有魄力有眼界的,看似对胡人是三反三从,其实是更有自知之明,知晓自家斤两,最终能够乞降得善终。
卢林看完这些已经是酉时了,该抄录的也抄录了,明日可以离开朱氏,今天已经是八月三十,应该来得及去中州一趟的,至于明月皇朝覆灭之时和玉龙皇朝立朝之时的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