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南带他们去来过的酒肆吃饭,差不多吃了半个时辰,卢林看见城中灯火通明,城里面的人还愈发多了一些,便和姜星冉去城里转了转,荔港城不大,东西不过一里多长,南北有半里左右,几条街道走下来也不过三四里而已,
城中荔港城内街巷交错,地势高低不同,还有街梯如爬山坡,台阶密密麻麻,这些和汀州有些相似了,屋宇鳞次栉比,屋檐高低错落有致,其中多见有月洞门式风火墙,营造方式和江右差不多;各种商铺应该有四五百家的样子,开着门做买卖的只有一百来家,许多都在拆了重建之中。
买卖的货物也都齐全,药铺、茶楼、客栈……还有一些地方聚集着买卖瓷器和绸缎布匹的,卢林问了问店家,这都是以前有海运之时留下来的传统,他们都继承延续了下来,会有行商带货过来,去年年初他们听得海运已经要开了,他们如今是添购了许多货物充实了店铺,把门面撑起来便于以后好做买卖。
荔港城地方不大,卢林和姜星冉却是一直逛到亥时才回船上去了,姜星冉兴致很高,购买了上百两银子的当地物产,这一路上都是卢林手提肩扛着,卢林感觉仿佛是在銮佛邦一般。
次日是在海州靠岸歇息,卢林想起小庙的多罗就是海州人氏,只是当时没想太多,没问及过多罗俗家亲人的情况,不知是在何处,不然倒是可以去看望一下。
二月初三是在永嘉郡地界靠岸歇息,永嘉郡古为瓯地,又称东瓯,田少光的雁荡山派就在这边,临江镖局有一下雁荡山的弟子,只是卢林没有时间过去拜访一下了。
二月初五到得冶城,卢林带着姜星冉去了八宝阁旧址,两年过去了,此地又繁盛了一些,郑、张二人的铺子更是扩大了数倍,似乎是并在一处了,人也多了不少,还有一些买卖杂货的铺子,但是以前的那些铁匠铺都不见了。
郑、张两人见到卢林来了,有些惊讶,也分外高兴,一番交谈后,卢林这才得知是章闽江前年来过一趟这里了,认了他们两位师弟,还带着大掌柜给他们的铸造书籍,如今技艺又有了些提升,有临江坊的关系,他们是光明正大的打出了八宝阁的招牌做买卖收弟子了,有了这名头,以前和八宝阁做买卖的,离这边近的,都找过来了,去年还送了几个好苗子去了临江坊学铸造了。
旁边那些铁匠铺以前还敢在这里冒充一下八宝阁的传人,章闽江来过之后就没人再敢提及了;大多铁匠铺关门走人了,有些曾经和郑、张二人还有来往的,都甘心归并到这边来了,这才有了如今的规模了,郑、张二人也是知晓了卢林的名头,当初卢林留下的一刀一剑,还都摆放在最显眼的地方,醒目的标注着是临江坊卢大匠铸造。
卢林看见这样的情况,觉得有些不好意思,说是回去之后,再用好一些的材料重新铸造刀剑过来,郑、张二人闻言大喜过望,随即又留着卢林和姜星冉吃午饭,顺便向卢林请教了一番铸造之事。
下午离开冶城,在临近酉时路过破寨的时候,卢林让武南靠岸停了一会,拿着千里镜远远的看了看,隐约看见外公家颓败的房子似乎已经修缮好了,只是他再也不想过去了,什么都没有了,村老修缮好了房子又如何?
姜星冉看见卢林的样子,猜测出来了一些,便独自牵马下船去了破寨,过得两刻钟左右回来的,眼睛微微有些发红。卢林也没有多问什么,只是让武南在往东南海坛岛停靠歇息。
二月初七午时才到得温陵,也看见了试水的大海船停靠在岸边,也不知道范先生还在不在,卢林想着要先去市舶司温陵分司,把龙虎山的地安排好,便没有去大海船那边,就在停泊不远的地方寻了家酒肆吃午饭。
不过小半个时辰就吃完了午饭,武南带着卢林他们先去了市舶司温陵分司,这一路上过去到处是尘屑飞扬,这海岸一带和卢林前年初夏来的时候已经是完全两样了,动静要比明州那边喧闹得多,也大多了,一路走来所见处处都是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王文英说过温陵分司这边张芷在,他算是熟悉的,别的人他也不认识。
张芷见到卢林来了,颇有些讶异的说道:“卢林,你怎么来了?”
卢林说道:“芷姐,我这是特意过来的,之前小文子在这边买的地,还有一块空地是在哪里?”
张芷笑道:“那块地啊,无数人盯着呢,天天有人来打听,抢手得很,都有人出到四十八万两银子了。”
不仅是卢林听得惊讶,姜星冉和庄师叔他们都很惊讶,明州那块地让给了临清,临清给了二十八万两银子地钱,其它平整地面、修路、打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