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竟如此大胆敢在朕的眼皮底下做这些勾当!”朱祁镇怒不可遏,手指紧握成拳,重重地敲击在案台上。
急信中所言之事,让他感到前所未有的愤怒和耻辱。
朱祁钰亲笔详细将走私一事记录下来,密信中详述了抓住之人的供词,牵连京城朝廷的官员众多,其中不乏权贵重臣。
这些官员利用职权,暗中与外族勾结,走私武器,与外族勾结的证据确凿,且涉及的范围之广,影响之深,让朱祁镇感到震惊,清醒来的第一件事便是命供词上的几人压入大牢拷打审问!
朱祁镇一想到他还怪罪皇弟朱祁钰,心中便生出一丝愧疚。
自己在病中时,朱祁钰尽心尽力地辅佐朝政,稳定了局势,坚定了他海禁必废的决心!
“陛下,襄王拜见。”
朱祁镇从沉思中回过神来:“宣。”
随着他的命令,宫门缓缓打开,襄王急步入内。
“拜见陛下,臣襄王朱瞻基,特来请安。”襄王躬身行礼,态度恭敬。朱祁镇微微点头,示意他起身。
“听闻皇兄忽吐血,臣弟心急如焚,特来探望。”
襄王朱瞻基面露关切之色,朱祁镇摆了摆手,示意他不必过于忧心。
“朕无大碍,只是近日朝中事务繁杂,心力交瘁罢了。”
他淡淡地回应,不愿让皇弟察觉自己内心的波澜。
朱瞻基见状,便不再追问,转而提起了其他事宜,转移皇兄的注意力。
“先帝若是在世,定会对皇兄的病情倍加关心。如今,朝中事务繁重,臣弟愿尽绵薄之力,以分担皇兄的忧虑。”
襄王朱瞻基语气诚恳,跪下磕头:“臣弟已失王妃,不愿再失去皇兄。若陛下有何吩咐,臣弟定当全力以赴。”
“好好好,你的心意朕自是知晓。朕虽有病在身,但朝政之事,朕自会处理妥当。你若真心想要助朕,便好生管理好你的封地,让朕无后顾之忧。”
朱瞻基抬头,“臣弟正是为了此事而来,臣弟请皇上恩准臣弟留在京城,为皇兄分忧解难。京城乃国之心脏,若能在此就近协助皇兄,臣弟定能更好地履行职责。臣弟愿日夜守候在皇兄身边,随时听候差遣。”
“可你的封地事务繁杂,朕岂能让你久离?”
朱祁镇可不愿他留在京城,他手头的兵权若无人统领,恐生变故。
襄王若长期滞留京城,难免会引起朝中势力的重新洗牌,这对他稳固的统治地位并非好事。
自从襄王到了京城,一件件大事便接踵而至。
朱瞻基面露痛色:“那郕王为何可留在京城,而臣弟却不能?臣弟亦愿为国效力,不求荣华富贵,只愿皇兄龙体安康。”
朱祁镇摆手无奈道:“你的封地是先帝所赐,朕岂能轻易更改?但既然你有此心,朕也不忍心让你太过忧心。朕的身边有郕王便足够了。”
“你若真想为朕分忧,便在你的封地内勤于政务,加强边防,确保地方安定。朕会定期听取你的汇报,若有重大事务,你可随时上奏。朕相信你的忠诚与能力,但京城之地,非你久留之地。朕的决定,你可明白?”
襄王低头,眼底闪过一抹狠色,抬头又恢复了往日的温顺与谦卑,他。他恭敬地回答:“臣弟明白,定不负皇兄所托,勤于政务,加强边防,确保地方安宁。”
一个个都不省心,朱祁镇打发他道:“王妃尸骨未寒,你作为襄王,应当先回封地妥善处理后事。朕会派遣得力的官员协助你,这几日你便启程,不可再有延误。朕知道你心中悲痛,但国事为重,你须得忍耐。待一切安排妥当,朕自会派人慰问,以示皇恩。”
朱瞻基听闻此言,虽心有不甘,却也只得领命,准备返回封地。
离开皇宫准备上马车时,转头见一位宫女匆匆走来,见左右无人注意,那宫女手中紧握着一封密信,眼神中流露出一丝急切。
她迅速地靠近襄王,低声说道:“王爷,这是牢里传来的消息,关系重大,您务必亲自过目。”
朱瞻基不动声色地接过信件,示意宫女退下。
他展开信纸,扫过两眼,露出得意之色,随手撕破,他将碎片小心地收进袖中,然后转身对宫女说:“回去告诉他们,我已知晓此事,一切按计划进行。”
宫女点头应诺,迅速消失在人群中。
此时朱祁钰已与于谦会合,将抓来的俘虏和赃物护送上京。
于谦看向身后囚车里的俘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