郕王回京,京城内有又一波小小的动荡。
朱祁钰上下早朝独来独往,百官见着他都避之不及,生怕沾染上任何是非。他的冷峻与孤傲,使得朝堂之上无人敢轻易与之搭话。
但是,朱祁钰的归来,却让朝中局势更加扑朔迷离。
谁也想不到他接下里的动作,看似是安分了几日,朱祁钰除了上早朝就是闭门不出窝在王府里逗鸟,好像又回到了当初闲散王爷的做派。
王文和陈循等人提心吊胆了一段时间,见朱祁钰似乎并没有采取任何激烈的行动,反而显得异常平静。
他们开始怀疑,是不是自己过于紧张,对郕王的归来反应过度了,废海禁一事不了了之,又暗地里联络走私货物,倒卖一笔。
就在他们放松警惕之际,朱祁钰却在暗中布局,由于谦在其中牵线,他不动声色地与几位有影响力的朝臣私下会面联络。
朱祁钰正与几位有识之士在一郊外的宅中密谋。
“殿下,恕微臣直言,这法子怕是行不通,科举改革牵涉到太多人的利益,牵一发而动全身。若要改变,必须慎之又慎,否则一旦引起士子们的不满,后果不堪设想。”
朱祁钰重重放下茶杯,发出一声闷响,看向发言的老者。
“先生所言甚是,科举改革确实不易,但若不改,大明如何进步?士子们若只知死读书,不思进取,大明家的未来又在何方?
他环视在座的每一位,继续说道:“我等身为国家栋梁,岂能因循守旧,坐视大明衰败?改革虽难,但若能为百姓福祉,国家未来,皆系于我们一身。若我们不思进取,不求变革,那么大明的江山社稷,又如何能够稳固?”
“本王知你们是怕再发现学堂动荡之事,可没有流血牺牲又何来的进步与革新?我等身为大明的栋梁之才,岂能因一时的困难而畏首畏尾?”
于谦点头,支持道:“如今朝廷有奸臣当道,科举制度亦被他们所把持。若不加以改革,选拔人才的公正性将荡然无存。殿下所言极是,改革虽难,但若能为国家选拔出真正有才学、有德行之士,对大明的未来将是莫大的福祉。”
“臣愿尽绵薄之力,与殿下共同推动科举制度的革新!”
御史台的御史中丞谢霖挺身而出,话语铿锵有力表示赞同:“微臣早就心怀改革之志,只恨无从下手。如今殿下高瞻远瞩,提出科举制度的革新,实乃大明之幸。臣愿追随殿下,为国家选拔贤才,肃清科场,还科举以清明。”
有他出面,在做的几人也都应下支持。
王文因走私了又赚了一笔,上早朝见谁都摆出一副得意洋洋的神情。凭借丰厚的财力,他总能左右逢源,赢得不少官员的青睐,站在前列跪拜。
“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朱祁镇摆手,内侍掐着脖子高喊:“有事奏来!”
随着内侍的高声宣读,朝堂上顿时肃静下来。
文武百官纷纷低头,不敢直视龙颜。
朱祁镇扫过群臣,最后停留在站在最前的郕王和襄王,又觉得头疼地撇开眼,暗自叹息,这日子什么时候是个头啊,在京城如坐针毡还不如去打瓦剌,朝内饰看去。
内侍会意,这是早些下朝麻溜滚的意思,张嘴就要高喊退朝:“无事退”
“臣有一事要奏。”
内侍赶紧低头闭嘴,朱祁镇右眼皮又不断地跳动。
一位老臣站了出来,正是礼部尚书胡濙,只听他道:“陛下,各地的院试已结束,各省递上来的名单,请陛下过目。”
“这等小事本不需要皇上亲自过目,但考虑到今年的院试中出现了一些异常情况,臣认为还是需要皇上圣裁。”
“其中,江南怀乡的院试成绩异常突出,有舞弊之嫌,臣已命人彻查,但结果尚未出来。另外,西北边陲的院试因战乱而推迟,臣建议是否可以特许这些考生在京城补考,以示朝廷对边疆学子的关怀。这些事情,臣认为非同小可,故而斗胆请皇上定夺。”
朝廷听闻顿时热闹了几分,科举舞弊乃是大忌,任谁也不敢轻视。
朱祁镇正色了几分:“此事关系重大,朕自当审慎处理。胡尚书,你先将江南怀乡的院试情况详细道来,朕要听个明白。”
胡濙微微躬身,恭敬地回答:“回禀陛下,江南怀乡的院试成绩确实异常,不仅录取人数远超往年,且成绩分布也极为不均。臣已派遣得力官员前往调查,但目前尚未有确切结论。臣认为,若确有舞弊,必须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