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廷少部分人的反对,朱元璋并没有第一时间去回复,朱元启看着这些人义愤填膺的样子,心中更多的,却是杀意。
依旧是李善长,再次站了出来。
“你等是学识做久了,看不清眼前的形势,若是草原不平定,将来恢复过来,我大明边境,又将面临边患。
历朝历代,如此多的例子就在眼前,尤其是前宋的教训,难道还不足警醒你们吗!
如今我大明,就是要做历朝没有做到之事,至于草原,又哪里是苦寒之地?虽然对比起中原,确实差了一些,但身为大明之臣,连这点苦,都吃不了吗?
镇压草原之后,草原将是我大明的牧场,为我大明,提供牛羊,放养战马,并且可以直接解决困扰历朝的边境边患问题。
且明王所说的建城,只是用于屯兵之用,待草原部族彻底融入大明,我大明将会更加强大。
尔等迂腐之言,怎么好生说得出口。”
李善长说完,又转头看向朱元璋。
“禀皇上,这些迂腐之人,臣下建议,理应让他们去看看,边境的百姓,过的都是什么日子。
待明王攻下草原,到时让他们去草原,让他们去看一看,草原是否真的是苦寒之地,如此天然的牧场,竟被他们说得如此不堪。”
李善长说完,这群人顿时急了,让他们在这里说还可以,让他们去那些地方,不是让他们去死吗?
一些年老的,呼吸都开始急促起来,指着李善长的手指,都微微有些颤抖。
李善长话音落下之后,刘基、杨思义等人再次站出来,纷纷指责反对的那些人,不过却是没有像李善长一般,让他们去体验那些生活。
很快,随着朝堂大部分的介入,这些人逐渐败下阵来,声音越来越小,哪怕有几人仍犟着脖子,朱元璋也是直接无视,朱元启更是没有在意。
北征之事,就这样彻底定了下来,随后,朱元璋也是在朝堂之上,定下李善长丞相之位,也是让朝堂一部分人明白了,今日的李善长,为什么与往日区别这么大。
李善长任丞相,没有一人反对,李善长不管是能力还是资历,朝堂上没有任何人比他更为合适,而且,这朝堂上李善长也不是没有人的。
朝会散了之后,朱元启并没有回去,而是留在宫内,与朱元璋一起简单的吃过之后,便开始说起了事情来。
“哥,朝堂上的事,我不怎么懂,我也不想去管,但我认为,那些年纪大的,怎么也得让他们享享福才是。
毕竟年纪这么大了,还在为国事操心,这显得哥你太不体恤他们了,而且,这个年纪他们又能有多少精力放在国事之上?
我觉着吧,很多职位,还得要年轻一些的,有活力,有朝气,有想法,他们精力更加旺盛,只要是真真切切为大明,有能力,不妨重用嘛。”
朱元璋听着朱元启的唠叨,也是笑了,等朱元启说完,朱元璋才缓缓开口。
“行了,为这些人气什么,不值当,你都知道他们是迂腐的人了,就更犯不着气了。
这些人啊,咱也看不惯,别说你了,哪怕是咱,他们经常来挑咱的刺,哪怕就是折章,也又废又长,但又有什么办法。
朝堂之上,还是需要这些人,他们没有什么实权,大部分都是研究学识这块,这块也不能落下啊。
另外一些,就是逮着一些漏洞,想办法弹劾,这也是他们的职责,他们要是什么事都不干,咱才要让他们告老还乡呢。
只要那些重要,占据实权的位置,不是这样迂腐的人就可以了,一部分人,咱也在想着用什么由头,让他们辞官了,这个啊,不是咱一说就可以了的。
要是君臣离心离德,以后有什么事啊,咱反而还不能放心,而且他们也会随时心存担忧,不能将精力,都全部放在国事之上。
这事咱来处理,你就放心的去打仗就是了,咱是看出来了,你是一点都不想学这些了,义儿在家时,你可不能让他也像伱这般。
咱觉着,将来啊,标儿与义儿,定然比咱们兄弟做得好,咱们就是小时候没有这条件,被耽搁了,但标儿与义儿就不同了,你说是吧?”
朱元启看着朱元璋将话题越扯越远,也是知道,他不想自己一直在这个问题上生气,既然朱元璋自己有想法了,他也懒得再说,毕竟现在的朝堂,再怎么说,还算是可以的了。
说起朱标与朱义,朱元启也很是满意,在这个年纪就有这样的表现,等再大一些,完完全全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