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强县,只要进入百强县,就可以得到制定的奖赏。
同时对达到指标的,同样也要进行奖赏,只不过奖赏力度,比起百强县的奖赏,要低很多。
而百强县的前十,从第一到第十,奖赏逐步减低,进行额外的奖赏。
同样,有奖赏,必定就有惩罚,对于没有完成指标的,经清查过后,该革职的就革职,该入狱的就捉拿入狱,该流放的就流放。
而且对于没有完成指标的倒数前三的县,不止县令,包括县衙等一系列主干人员,全部问责,轻则入狱,重则流放或者斩首,甚重者,诛族!
同时与百强县,过后也要经由各部检查,确认是否弄虚作假,同时监察部、锦衣卫一同监察各部执行,以防有人徇私舞弊,滥用职权为其他人或是自己谋取利益。
这些,就是百强县的比赛,凡是进入百强县者,尽皆录入史书,同时将他们为何能够将一县之地,治理得如此之好的法子与经验,一同录入史书,并且通传整个大明,不仅以让别人学习,还将为后人,做出重要的参考价值。
这些,就是我大明的百强县!”
朱元启话音落下,朱元璋心中大受震撼,朱元启说的这些话,在朱元璋脑海中,甚至逐渐形成了大明欣欣向荣的一片盛事与繁华。
尽管这个百强县,从未听闻,历朝历代,也没有任何文献作为参考,但朱元璋心中,就是相信这个法子能行。
至于为什么能行,那就是朱元启抓住了这些文人,想要的是什么。
无论这些人当官是为了,但无非就是权力、地位、钱财、名声、被录入史书流芳百世,亦或者为了自身抱负,而朱元启给出的,无论是为了哪一项,无一例外的都能够得到满足。
只要这些人能让自己所在的县,在整个大明的比拼中进入百强县,只要这些人自己所在的县,指标完成度足够高,那么得到的,就越多。
同样,连基本指标都没有完成的,必然要有惩处,使所有人,心中都有敬畏之心,同时对没有完成指标的倒数前三予以重罚,重惩,也是为了让所有人,都要去更加努力的去做。
尤其是根据每个县情况的不同,来分别进行指标的下发,而且还是以多部共同参与,也是尽可能的杜绝了徇私舞弊,即便不能做到全面公正,但起码,让那些真正有抱负,有能力的人,能够更加快速的脱颖而出。
经过这个比赛,有能力的人与没有能力的人,只需要每间隔五年时间,就能快速鉴别。
而且除去各部参与制定,监察部与锦衣卫一同监察各部人员的执行,则是更加杜绝了不公正的可能性。
朱元璋越想,就越是心动,这个法子,在朱元璋看来,简直不要太符合他心意。
朱元璋热切的看着朱元启,那眼神,恨不得将朱元启直接融化了一般。
朱元璋心中高兴啊,他现在又看见了最初时,那个挥斥方遒,智谋入妖,胜过诸葛武侯的那个朱元启的,他的弟,又回来了。
尽管这个百强县还有许许多多的地方需要讨论,许多细节需要制定,比如就是奖赏、惩处与指标标准等等,很多细小的问题需要处理,但这些,在朱元璋看来都不是事。
只要有这个法子,只要有大方向,这些细小的问题,只需要一些时间,就能全部制定完成。
而下方,李善长、刘基等人,纷纷惊骇的看着朱元启,在他们眼中,朱元启这是将整个大明作为棋盘,大明官员为棋子,但偏偏这个法子,拿捏住了他们这些人,使得甘心为棋子。
朱元启的这些奖赏,其他人先不说,哪怕是李善长,都十分的心动。
权力、地位、钱财这些,李善长都不看重,因为他现在本来就有了,他已经成为朱元璋与朱元启两人之下的大明丞相。
李善长心动的是,录入史书,供后人参考,同时通传大明境内所有地方,供天下人学习。
尤其是百强县的前十,依照朱元启说的,即便是史书,也必然是大书特书,如此名声,如此流芳百世,让后人敬仰,他李善长这个时候,都想去做一县令了。
只要能够达到百强县前十,这些,都能拥有了!
然而李善长很快就将心中激动的思绪平复下来,因为他知道,这不现实,无论是朱元璋还是朱元启,亦或者朝堂众人,都不会让他这样做的。
李善长此时不由得越发期待起来,那个十佳府、劳模部以及年度个人优秀楷模了。
同时,李善长看着朱元启的目光,炙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