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部尚书站出来,唱起了反调。
“永州不过弹丸之地,以我朝精锐之师,直接将其拿下不就好了,到时永州是我朝地界。”
“永州所产食盐哪里还需要交换,且还能名正言顺给老百姓分发高产粮种,也不会引起民怨。”
“如此,岂不是两全其美。”
此话一落,臣子们纷纷交头接耳,都觉得礼部尚书说的很有道理。
燕家军那么能打,北蛮铁骑都能赶出去,区区一个永州而已,有什么拿不下的?
而且齐王是前朝皇族,留着本来就是朝廷的一大心病,早早除去才是正经。
所以大部分大臣都以为皇上心里是想除去齐王的,虽然不太清楚为何大皇孙会站出来主和,但既然注定是敌对关系,那么他们主战肯定没错。
于是乎,除了礼部尚书之外,又站出来几个二三品的官员,表示支持礼部尚书的观点。
其他五部尚书相互看了看,兵部跟吏部也站出来表示支持,他们都是新上任的一品大员,若是能做出点政绩得皇上青眼,还愁之后的官途不旺?
至于剩下三个尚书,他们看了眼老神在在仿佛钉在原地的秦丞相,默不作声。
燕家的父子祖孙可不能跟从前的皇族相比较,他们家男人团结的很,不然也不能在西域驻守一百多年。
所以,没表态的三个尚书心中觉得,大皇孙说的话,大概率才是皇上心中的想法。
事实上他们还真是没猜错,别看燕世雄在外总是一副骁勇善战,甚至好战的形象。
但要说做讨厌打仗的,其实就是他们这些领兵的主帅们。
因为每打一场战,就意味着要死人,死的还都是手下情同手足的兄弟们。
而有时候,为了布局,主帅还不得不安排人去赴明显就是有去无回的局,就为了大面能赢,以少数的牺牲来博取战争的胜利。
这种时刻,每一次都是揪心的难受,很艰难才能做下决定。
所以说,世人对新皇还是有误解的。
“其他爱卿可有不同意见?”燕世雄坐在龙椅上扫视众臣,神色看不出喜怒。
“皇上,微臣赞同大皇孙的建议,此时朝廷百废待兴,老百姓们好不容易稳定下来,许多士兵也退伍回家,不好再兴兵丁。”
“只是齐王毕竟是前朝皇室,微臣认为还是需要警惕对方,这次是个好机会,若是能把我好了。”
“或能让齐王带着永州成为附属国,对我大燕俯首称臣,如此兵不血刃,才是上上之策。”秦丞相站出来,一开口就是绝杀。
他话音一落,臣子们中又是掀起一阵骚乱。
对啊,他们怎么就没想到这一茬?
如今大燕刚刚立国,是不好再掀起战争。
但齐王放任不管也不是个事,既然在这个当口他求上门来,也不是不能谈啊。
秦丞相的话一落,大皇孙跟太子眼里也闪过一抹惊喜,果然姜还是老的辣啊,他们昨夜商量了一通,也没想到这去呢。
啧啧,还是这帮文人狠,兵不血刃就想收服一个州府,厉害。
秦丞相的提议一出,不管是碍于跟他一边的,还是出于朝廷的利益考虑,九成的大臣们都附议了。
倒是礼部尚书几个面面相觑,显得有些不是滋味,有种白白为他人铺路了的感觉怎么回事?
有了秦丞相的建议,整个早朝就围着他的建议展开了讨论,燕世雄更是趁热打铁,火速定下秦丞相作为此次的使臣。
代表整个大燕去往永州跟齐王谈判。
燕世雄本就是个执行力很高的人,当天就组好了使者团,连夜制定了谈判条款,还一连准备了三个策略,总之一个不成就换下一个,总有一个适合的。
因此,秦丞相次日一早就在皇宫前由燕世雄亲自送别,踏上了南下的路。
消息传到连城墨那的时候,他刚刚接到追上来的半夏。
“这事你咋看?能成吗?”半夏看完了信,微微皱眉。
她觉得不大行,齐王好歹是原大夏的皇族,让人家俯首称臣,岂不是敲人家脊梁骨。
这稍微有点骨气的男人都不能够吧?
然而,她却听到连城墨叹口气,道。
“他会答应的。”
“连城墨,你刚刚说啥?”半夏掏了掏耳朵,怀疑自己听错了。
“齐王,你可能不太了解他,他爱民如子,为了永州的百姓,他会接受朝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