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海运部的人员构成来说,主要以三亚水寨投顺兵丁为主,再加上部分归义民青壮,也有个数百人的规模,无奈李政去云屯岛带走一批,曹廷义、王江外出买粮更是带走了大部分,剩下的每日运水、训练,忙的不亦乐乎,根本顾不上其它任务。
最令王海洋头疼的是,刚刚组建的东线、西线船队,一开始便面临有船无人的局面,章惠奇让成伟留在港内,自己干脆加入买粮队伍,图的就是早早打好关系,等购粮船队解散之时,能多弄些船员。
高勇、胡大江负责的是东线,曹廷义、王江买粮走西线,他这边搭不上茬,目标便瞄向了海盗俘虏,高勇整天找董承军、郭斌套近乎,胡大江则利用当过青壮大队长的便利,整天缠着郑万成、鲁建昌,盯的也是基建部手下的俘虏们。
他俩一有动作,成伟哪甘落后,自然是有样学样,跟着活动起来。
至于王海洋亲自负责的测量船队,目前还是个计划,并不具备实施条件。
海盗俘虏是现成的船员人选,而且素质极高,只是能不能用,还要打个大大的问号。
在王海洋的脑海中,最可怕的场景便是数十条大船出行,最终返回时,可能仅剩寥寥数条,对于这帮胆大妄为的家伙,他可没有信心。
实际上,这事根本就是个悖论,不用俘虏,他就会面临无人可用的局面,若是放手使用这帮俘虏,结果不言而喻,他脑中所想的景象,搞不好就会变成现实。
面对如此困境,能帮海运部的,就只有安全部了。
小院的角落里,四人很快将午饭搞定,一边喝着水,一边讨论起眼下的困局来。
最近一段时间,安全部的主要工作,便是对在三亚港砍树、平整地面的那批俘虏进行甄别,毕竟有郭斌居中帮忙,效果还算不错。
看着王海洋、赵海波两人热切的表情,彭少波告诉二人,当下的甄别工作进展顺利,海运部的人员困境很快便能缓解。
实际上,在实施第一次高台惩凶的时候,管委会已经有所部署,通过紧锣密鼓的审讯工作,将林辛佬等一干首领、大小头目单列出来,除了刘方、郭斌等人力保的数个头目之外,其它人俱都被押往高台,明正典刑。
这样操作的结果,便是大小百余条海船,全部变成无主之物,并作为战利品,完全由华兴掌控,最大限度地消除了未来有人申索的隐患。
之后这段时间,在郭斌等人的配合下,安全部已经陆陆续续完成三千余名俘虏的身份核查、建档工作,除了少数存疑人员单独约束管理之外,绝大部分俘虏已完成甄别,集体加入归义堂,并在郭斌的带领下,个个剪成短发,成为一名光荣的归义民。
在此过程中,最值得称道的,便是郭斌这个人,这家伙应该是听从刘方嘱托,在加入归义堂一事上,表现的分外积极,用他自己的话来说,相比朝不保夕的海盗事业,还是跟着华兴人创业更为牢靠。
先后和程龙、董承军深度接触后,郭斌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华兴人的实力深不可测,其未来潜力更是不可限量,自己现在加入,绝对是天赐良机。
对于郭斌的说辞,董承军颇为无语,让他赶紧把野心藏起来,认认真真干好活,至于未来发展,华兴人自己还在摸索,他就别到处唱高调了。
听彭少波、董承军说起近日作为,王海洋、赵海波心情立马舒畅不少,一个劲地让他俩推荐人选,尤其是赵海波,刚刚兼任榆林市副市长,其分管内容肯定是军事、安全等范畴,如果手下没兵,还怎么正常履职?
面对海运部二人,董承军连忙摆手,表示刚才说的都是好话,还有隐忧没说呢,你们先别急着要人,省得话说一半,将来找安全部的后账。
根据董承军的观察,能出海当海盗的,大概分为三种人,一是亡命徒之类的人群,自己身上本来就有案子,出海搏一把,算是铤而走险,拼的是一线生机和小概率富贵,二是各种野心家,自己身无片瓦,在岸上只能当个苦力,不如出海搏命,也许还能逆天改命,三是各路海商的暗手,主要是给那些大商家做些见不得人的勾当,换取生存机会,俘虏之中,有一些干脆就是家丁一类的人物。
说到这三种人,董承军直言第三种人最为难缠,前期大部分都被处理了,但还剩下部分小喽啰,实在下不去手,未来只能细细观察,慢慢进行改造,或许能够为我所用。
最难揣度的是第二种人,像刘方、钟广、郭斌便属于这一类,想想他们才二十几岁的年龄,已经是一方头领,能力绝对不容小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