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
下一刻, 他便看清楚了那并不厚重的竹简卷起后, 铭刻在序幕之上的两道煌煌篆字:
其书名曰——《春秋》!
“诸学子, 可懂了么?”
卷起书卷,那夫子温和出声。
下首诸子见此,当即垂眸恭声道:“弟子,谢季子传法!”
一刹那,季秋又有股难以言喻的复杂感生出。
这是悠远岁月前的哪位文道大能?
须知道五经是以儒圣编纂而为大成,追本溯源之法所追溯的,就是创造此法的最巅峰者。
,!
莫不成此人见证了春秋,单论于《春秋》之道上的古今造诣,更胜儒脉开辟者儒圣不成?!
何为子?
百家之首为一脉执牛耳者,才能以‘子’冠以敬称!
“这人到底是谁?”
季秋心中好奇不已。
没想到啊,于《春秋》造诣上登峰造极的文道夫子,竟还与他是本家同源。
这也算是缘分了。
原来,这才是春秋,这才是五经之一的春秋!
难怪后世之人修行五脉显学,却没有一人能成就古代诸子的功业。
单论春秋而言,他们所研究习练的,不过都是最为表面的浅显历史罢了。
就算凝聚文气,铸造文心,那也是他们自己的文道,与这些先贤的路完全不同。
修先贤之道尚且有诸多人困惑不解,又何况领会错了意思,完全背道而驰乎?
季秋七窍玲珑心微颤,若有所悟。
而在他闭眸的那一瞬间,他的身躯渐渐有点点华光生出。
文气,玄而又玄,由自身于文章之中悟出的道理显化而来。
从古至今,有人一夜悟道,文气自生。
也有人蹉跎半生岁月,读万卷书,可却因没有主旨思想,只能望门而不入。
至于季秋,在以追本溯源之法,只单单窥视了这五经一角的《春秋》后,就已是做到了文气入门,踏上了超凡!
这是真真正正的一日入门,哪怕是天生道体,怕也不能及也吧!
在这追本溯源法所观摩到的景象之中,季秋聆听这名为‘季子’的大能讲述《春秋》。
正所谓,以史为鉴知兴替,以史正人明得失,以史化风浊清扬。
读这纵古至今的漫长青史,其中所蕴含的道理数不胜数,更何况还是一尊货真价实的上古诸子亲自讲道!
不得不说,果真是受益匪浅。
但很可惜,季秋还未听多久,他与这处景象之间的隔离感,就开始变得越发严重起来。
“以往追溯问仙剑、炼气雷法等神通术法时,一般都能从头到尾的观摩一遍才是”
“不愧是记录了正宗传承的儒道五经,竟连其中一道的春秋,都才不过堪堪听懂些许,便要到了时候。”
看着这书斋慢慢变得模糊,连其中人影与话语都有些听不清时,季秋大为遗憾。
不过好在,下次还可以继续前来观摩听道,并不是只有一次机会。
在最后的最后,他有些好奇。
这看起来异常年轻的夫子,到底是何模样?
于是最后关头,季秋站起了身子,往前慢步摸索而去,直至停顿在了那案桌之前。
此时周边的环境都已渐渐扭曲,开始化为虚无,唯有这尊手执古卷的夫子依旧如初,没有多少变化。
季秋慢慢俯下身子。
之前不知为何,在下首学子之间,他目视着这夫子面容时,仿佛有一层迷雾在隔阂一样,看不出丝毫名堂来。
于是他不信邪,一步一步走到了这夫子的面前,在这追本溯源法的最后关头,蹲下身子。
不为别的,就单纯只是想要看清那张,隐于模糊之中的人脸而已。
此时季秋抬头,向着那垂手卧榻,几乎如同泥塑一般定格的人影面部看去。
这一刻,迷雾消退,他看清了那张面容。
可就在这看清的一瞬间里,季秋突然面色大变。
他的脸上血色消退,有些震惊,又有些疑惑,连连倒退数步。
“怎么,可能!”
“这这是!”
他的双眸瞪大,看着那张定格于时空之中的俊美容颜,不敢置信。
这就是他自己的脸!
当季秋看清楚这名为‘季子’的儒道大能身影慢慢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