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必如此。”
扶苏点了点头,他知道老师是不想让自己说太多这种话。
“扶苏知晓父皇此举,是为了给扶苏一个机会。”
“是给扶苏证明自身所学的机会。”
“为了天下苍生、为了儒学、为了老师。”
“扶苏都不会再让你们失望的。”
淳于越听后则是有些默然。
“除此之外,弟子还有一事拜托老师。”
“幼弟虽然顽劣,但是心性不坏。”
“看似厌烦和扶苏研习儒学,但是依然对扶苏敬重有加。”
“在这儒学一道上,天赋也是颇高。”
“甚至时常与扶苏辩论一番。”
“让扶苏亦有不小收获。”
“还望老师日后,严加管教。”
“未尝不是一杰出的儒生。”
“成为一名真正的君子。”
——
1君子远庖厨:
这句话的真正含义如今经常被误解。
比如有人时常以这句话来说强调男人不能做饭下厨。
毕竟“君子远庖厨”嘛!
故而写到这句话的时候,还是准备略作解释一番。
其实这句话的本意是孟子认为:
君子对于禽兽。
在看到它们活着的时候活蹦欢跳的样子。
就不忍心看见它们死去。
在听到它们死亡前的悲鸣。
就不忍心再吃它们的肉。
因此,君子应该将厨房安排在离自己很远的地方。
以此,来保持自己的仁心和同情心。?
——
当然。
有些人知晓了这句话的原意之后。
仍然认为这是一种虚伪的表现。
听不到就不杀了吗?
看不到就不吃了吗?
这岂不是一种伪君子?
实则不然。
这句话是孟子劝诫齐宣王之时所说的。
这个君子实际上是以君王的角度出发的。
如果君子,时常居住在厨房旁边。
见惯了杀生,听惯了禽兽的悲鸣。
那么只会有两种情况。
一种是君王变得麻木不仁,不再对禽兽有任何的同情。
一种是变成圣母,不忍心看到杀生。
这两种情况都是危险的。
这里的禽兽,代指的其实是百姓。
君王见惯了生死,便会不在意百姓的生死。
彻底失去了对百姓的同理心。
君王若是过于仁慈,便会不忍心再让厨子杀生。
厨子若是不杀生,厨子又该如何生活呢?
就像某国曾经为了保护可爱的小动物,然后大规模猎杀狼群。
结果导致小动物泛滥,草原生态体系彻底崩溃。
又或是说对于那些该死的罪大恶极的人,只因为见不得他们死就不处死他们了吗?
所以,孟子强调的其实是保持同理心。
人不能太圣母,也不能太麻木不仁。
需得结合上下文来看,不宜断章取义。
:()考公上岸了?上的大秦的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