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症来得突然,却又是意料之中,好在发现的早,且前期对救灾棚区的卫生管理也得当,如今县城这边,被隔离的疫症人员并不多。
得知京中赈灾队伍到来,还在县城七八里外一处镇子上的北海县县令急急忙忙的赶了回来。
“见过王爷。”县令林大召喘着粗气,恭恭敬敬的向着逍遥王行礼。
“免礼,”逍遥王示意其起身,而后问起了灾区情况,林县令一一作答。
“本王看着县城外灾民管理十分有序,其他地方可是如此?”
“回王爷,目前各处都是按照此模式在进行管理。”
“知府可在?”赈灾队伍在入到柳宁府时,府衙占由同知管理,而知府木芝山,则是在府城筹集到了第二批物资后,就亲自带队前往北海县了。
逍遥王也是那时候才知道,是为何这一路而来,都未见什么大的混乱,盖只因这木知府反应迅速,救灾及时。
林县令见逍遥王问及知府,便回道:“回王爷,木大人如今应已在听海镇了,木大人命下官在县城坐镇,并管理周边,同时也让下官在此等待赈灾钦差大人。”只是没想到,钦差居然是王爷。
基本上摸清楚灾区当下情况,逍遥王便命人按已经统计好的灾民数量、受灾情况,快速的将救灾粮食及其他物资等分配至各个地方,由随行而来的赈灾士兵及县衙人员一同押送。
因人员未齐,逍遥王当下也只是让林县令带着,在县城及周边巡视一一圈,见各个地方皆无打乱,才打心里松了口气。
好歹活下来的人,还愿意继续努力。
大皇子一行人,是在九月十二日戌时初到的。
刚到之时,一行人比之灾民都不及,逍遥王只能一行人先做休息,第二日再安排他们开始协助地方救灾。
说是协助救灾,但是不仅逍遥王知道,就连刚到的大皇子也知道,这次救灾,最困难的阶段已经过去了。
奔波得浑身骨头都在疼的大皇子,对此不免有些心塞,这趟怕是要白跑了,真是吃力不讨好。
还在路上的老三老五:我们更心塞!
九月十三日一大早,逍遥王在安排好大皇子,以及其他人接下来的任务后,便带上一百士兵,一位随行太医,前往听海镇。
按那林县令所言,听海镇是此次受灾最严重的地方,幸存者只余七八百人,灾后重建、以及幸存者的救治都是难上加难。
木知府这段时日,一直都在听海镇主事,而他作为朝廷的赈灾钦差,前往听海镇也是势在必行。
此时的逍遥王还不知道,他即将在那灾区的最前线,见到一直来只闻其名,未见其人的“未来儿媳”,此外,还有扬言“不会去灾区”,本该在柳宁府成的儿子欧阳逸云。
听海镇距离县城不算远,骑马也就是半日的功夫。但是因为带着太医,硬生生的走了五个时辰。
在逍遥王一行人刚从县城出发的时候,听海镇上,李筱也刚与自家爹娘告别,带着欧阳逸云,一起去往镇子外的救灾棚。
欧阳逸云是在九月十一日下午到的听海镇,基本就是与逍遥王前后脚到的北海县城。
因为怕自家父王反对,到了县城之后,直接悄咪咪的跑到了听海镇,寻到了李筱一家。
没错,李筱一家。
本来李筱是打算一人跟着知府木大人一行人过来灾区的,但是奈何爹娘哥哥不放心,怎么也不同意她一个姑娘家独自一人前往灾区,最后,一家子就跟都来了。
李筱一家能跟着木知府一行人过来,还是因为李筱家捐了足够多的粮食:一万斤的粉条,一万斤的稻子,四十五万斤的红薯,四十五万斤的土豆子,此外,还特地买了八万斤的糙米。总计百万斤!
这还只是举一家之力。
府城百姓见状,也都纷纷效仿:粮食自家不多,那就捐旧被褥、旧衣物,锅碗瓢盆的,只要有用,不论新旧,不限多少,都往府衙送。
一些富户见状,也不得不忍痛捐赠,有捐药物的,有捐油纸油布的,有赞助车队的,甚至还有捐木材出人力的。
出木材、出人力干嘛?当然是帮着重建灾区干活儿的啊!
所有的救灾棚区,需要大量的材料及人手,这出木材和人的,确实还是帮了忙的。
要不然,那些救灾棚、医疗棚、隔离棚是怎么搭起来的?棚里面的一应的基本设施怎么来的?
李筱一家跟着过来北海县城不久,待县城安置好后,就又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