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中详述了沈老爷找到自己捐献的来龙去脉,对沈老爷的爱国之情和大义之举予以高度赞扬,称其重情重义,甘愿将沈家数代积累的半数家产捐献于朝堂。信中甚至还提及了“国家有难,匹夫有责”这两句,对沈老爷可谓是赞誉有加。
还提出之前沈老爷即便亏损了大量家财,却依然义无反顾地捐献家财,顺便还对皇上阿谀奉承了一番,说他治国有道,这才会有沈老爷这般深明大义的商贾愿意为国家尽一份绵薄之力。
这祁皇一见心腹的信,顿时龙颜大悦,他大手一挥,当即赐封沈老爷为忠义伯,赐京城府邸一座,此外还有数不胜数的宫廷金银玉器赏赐。
虽然这只是个有名无实的虚职,但好歹也能领取俸禄,官员见了也得毕恭毕敬地行礼。
当圣旨抵达姑苏时,沈老爷拿着圣旨都激动得发抖,这林侄女和朝朝也没说有这么大的好处啊!
他们沈家已历经三代从商,如今骤然成为有爵位的商贾,着实令人难以置信!
待传旨太监得了好处心满意足地离去后,沈老爷手捧官服和赏赐,仍未回过神来,直至几位妻妾一同道贺。
沈老爷方才放声大笑,紧接着便呜呜咽咽地哭了起来。他即便此刻离世,也有颜面去见自家列祖列宗了,毕竟这可是光宗耀祖、改换门庭之事啊!
一些商贾闻知沈老爷仅因捐献了半数家财便改换了门庭,顿时一个个捶胸顿足,懊悔不迭,心中暗想:若是献上半数家财就能改换门庭,那他们岂会吝啬?
钱财如流水,去了还能再赚,可这官位却如凤毛麟角,哪有那么容易得到?
剩下半数家财的何家此时更是痛心疾首,他们送了个如花似玉的女儿进宫当妃嫔,都未能改换门庭。
甚至在二皇子和六皇子来彻查时,还被收走了半数家财,可谓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半丝好处都没捞着,却让沈老爷捡了个大便宜。
然而,他们纵使心有不甘,又能如何呢?人家沈老爷确实行得正坐得端,既没有犯错,又没有和官员狼狈为奸,在明明亏损的情况下还心甘情愿地捐献那么多家财,皇帝不封赏他,还能封赏谁呢?
殊不知,这一切都是因为沈老爷有个好女儿和林沐沐。
倘若不是她们绞尽脑汁地想出妙计,让二皇子和六皇子打消对付沈家的念头,沈家也没有选择明哲保身,那么沈家必定会遭受无妄之灾,损失半数家财。
倘若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差池,都绝不可能有如此圆满的结局。
杨老爷摇身一变,成为了忠义伯,而林县令也因临阳县此次科举,犹如伯乐相马般培养出了众多人才。
林沐沐对陆向鸣更是有恩在前,巡抚大人为了还这份人情,如投桃报李般,在这届评选时,直接给了林焯一个优秀的高级评价。
如此一来,这升官之事,已然是板上钉钉、毋庸置疑的了。
成了忠义伯的沈老爷满心欢喜地将女儿召回了沈家,大摆庆贺宴席。
一时间,沈家宾客盈门,无论是官员还是商贾,皆如潮水般纷至沓来,送上贺礼。更有甚者,还妄图献上美人,给沈老爷当填房或者妾室,只为能与他结下姻亲之好。
虽说沈老爷也想要美人,然而林大侄女却提醒过,自己刚刚荣升伯爵,万不可因贪图蝇头小利而得不偿失,若是不慎传入皇帝耳中,被剥夺爵位可就得不偿失了。
于是乎,沈老爷强压下心中的欲念,毕竟沈家历经千辛万苦才得以改换门庭,怎能因自己的一时鲁莽而葬送这等天大的好处呢?
沈朝朝的夫君考中解元后还未风光多久,如今父亲又成为伯爵,她再一次成为众人羡慕的对象。
前些日子,她才刚被人诟病配不上杨廷缚,而今总算是门当户对了吧?
自己的爹可是忠义伯,是爵位,皇帝都夸赞的忠义,谁还敢说自己配不上杨廷缚的?
沈朝朝又出了一阵风头,这下不少人都开始捧着沈朝朝了,再也不敢用身份说事。
同时又羡慕又嫉妒沈朝朝的好命,她一嫁进杨家,杨廷缚就中解元了,这沈老爷又成忠义伯了,谁还敢说沈朝朝是商贾之女?
林县令和程主簿以及秦家杨家纷纷来恭贺这个姻亲。
杨廷宏和杨老夫人是最值得高兴的,因为他们和忠义伯最亲近啊!
沈朝朝可是他们的弟媳,能不亲么?
这一刻,杨廷宏觉得自己的眼光果真不错,杨老夫人则是认为沈朝朝就是个福星,对她更是喜爱得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