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在岳飞的引领下于边境展开的建设如同一棵在风雨中努力扎根的树苗,虽已初见成效,但金兵的破坏如同狂风暴雨,试图将其连根拔起。然而,南宋军民并未退缩,他们在这条荆棘之路上继续奋勇前行。
在边境的屯田区,经过金兵的袭击后,百姓和士兵们更加团结一心。他们不仅修复了被破坏的灌溉水渠,还想出了新的办法来保护庄稼。一位聪明的农夫提出在屯田区周围设置简易的障碍物和陷阱。
“我们可以在田地周围挖一些浅坑,里面放上尖刺,再用树枝和杂草掩盖起来。金兵来袭时,慌乱中就会掉入陷阱。”农夫向负责屯田区的军官建议道。
这个方法很快得到了实施,并且在之后的金兵袭击中发挥了作用。当金兵再次冲向屯田区准备烧毁庄稼时,不少金兵被陷阱所伤,行动受阻。南宋士兵趁机出击,再次击退了金兵。
同时,军事据点的建设也在加快进度。岳飞亲自监督城墙的修筑,他要求城墙不仅要高大坚固,还要有足够的防御设施。城墙上增设了更多的了望塔和投石机,以便在敌人来袭时能够及时发现并进行反击。
“这些军事据点是我们边境的堡垒,一定要做到固若金汤。”岳飞对士兵们说道。
在一次对新建成军事据点的测试中,岳飞模拟金兵的进攻方式,对据点进行了全方位的攻击演练。结果显示,据点的防御能力大大超出预期,士兵们在据点内能够有效地抵御攻击,并组织反击。
随着边境防御体系的逐渐完善,南宋朝廷开始考虑进一步扩大这一体系的规模。但这需要更多的资源投入,财政压力再次成为一个关键问题。
朝廷内部针对如何筹集资金展开了激烈的讨论。一些大臣建议增加对商人的税收,认为商人在边境商业繁荣中获利颇丰,应该为国家的军事建设多做贡献。但也有大臣担心这会打击商人的积极性,影响边境商业的发展。
“如果过度增加商人的税收,他们可能会减少在边境的投资,甚至停止贸易活动,这对我们目前的局势不利。”一位大臣担忧地说。
另一些大臣则提出向全国的地主征收一定比例的田赋。他们认为南宋的地主拥有大量土地,应该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然而,这一建议也遭到了部分地主阶级的反对,他们在地方上拥有一定的势力,通过各种方式向朝廷施压。
在这种情况下,朝廷决定采取一种折中的办法。一方面,适度提高对商人的税收,但同时给予一些优惠政策,如减免部分边境贸易的关卡费用,鼓励他们继续在边境开展商业活动;另一方面,对地主征收田赋,但根据土地的质量和产量进行分级征收,避免对地主造成过大的负担。
在国内经济方面,边境商业的发展虽然带来了物价波动和市场秩序混乱等问题,但朝廷加强管理后,情况逐渐得到改善。新的市场管理官员被派往边境,他们制定了严格的物价调控政策和市场交易规则。
在边境的一个贸易市场里,市场管理官员正在张贴新的物价公告。“从即日起,粮食、布匹等生活必需品的价格不得随意上涨,如有违反,将予以重罚。”官员向周围的商人和百姓宣布道。
同时,为了规范市场秩序,朝廷还设立了专门的商业纠纷处理机构。商人之间如果出现交易纠纷,可以向这个机构申诉,由专业的官员根据法律和市场规则进行公正的裁决。
在文化领域,岳飞的边境建设行动也成为了新的创作素材。一些文人墨客来到边境,亲身感受这里的氛围,然后将所见所闻融入到他们的作品中。
一位诗人在参观了军事据点和屯田区后,写下了这样的诗句:“烽火边城筑新垒,屯田沃野展宏图。岳帅英名传千古,保家卫国志如初。”这些诗句在民间广泛流传,进一步激发了百姓们对国家建设的热情。
在学校里,关于岳飞和边境建设的教育内容更加丰富。老师们除了讲述岳飞的英勇事迹外,还向学生们介绍边境防御体系的重要性和建设过程。孩子们通过学习,对国家的军事和建设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我们现在努力学习,将来也可以像岳将军和那些建设边境的人们一样,为国家做出贡献。”一位学生在课堂上发言道。
在外交上,南宋使者在各国之间的穿梭外交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一些原本被金国谣言蛊惑的国家开始重新审视南宋的发展。南宋使者向他们详细介绍了南宋军事建设的目的是为了自卫,以及边境防御体系对地区稳定的积极作用。
在大理国,南宋使者与大理国王进行了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