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兼程。长长的车队在崎岖的道路上蜿蜒前行,扬起漫天尘土。运输兵们不顾路途的疲惫与艰辛,眼睛紧紧盯着前方的道路,他们深知自己肩负的责任重大。每一辆车上都满载着战争所需的物资,从重型火炮的炮弹到士兵们的防寒衣物,无一遗漏。在港口,巨大的运输船也在紧张地装卸货物,起重机的轰鸣声不绝于耳,一箱箱物资被稳稳地吊运上船。海军将领亲自指挥着这一切,大声呼喊着各种指令,确保运输工作高效有序地进行。“加快速度,时间紧迫,我们要赶在开战前把所有物资都运送到前线!”他的声音在港口回荡,激励着每一位士兵和水手。
而在鬼岛国,资源的匮乏让他们的物资筹备举步维艰。财政大臣望着空空如也的国库账目,愁眉苦脸地向鬼渊国王进谏:“陛下,我国的钱财有限,购买军备和储备物资已经让财政不堪重负。如今要征集青壮年训练,更是需要大量的资金来维持。”鬼渊国王无奈地叹了口气,“想尽一切办法筹集资金,哪怕是向贵族们暂时借取,也不能让军队饿着肚子打仗。”国内的商人们也被卷入了这场战争漩涡,他们一方面担心战争会破坏自己的生意,另一方面又被政府强制征收物资。一位名叫山本的商人,看着自己仓库里的货物被一箱箱搬走,心疼不已:“这战争何时才是个头啊,我的心血都要被掏空了。”
鬼岛国的物资征集队在城市和乡村中四处奔走,他们挨家挨户地搜刮着可用的物资。百姓们敢怒不敢言,眼睁睁地看着自己仅有的一点存粮和生活用品被抢走。在一个小镇上,一位老妇人死死抱住自己家中的一袋粮食,哭诉着:“这是我们全家的口粮啊,你们拿走了,我们怎么活下去?”但物资征集队的士兵毫不留情,一把推开老妇人,强行将粮食抢走。军队的仓库里虽然堆满了从民间搜刮来的物资,但与远征军相比,仍然显得捉襟见肘。士兵们看着简陋的装备和有限的粮食供应,心中也充满了不安。“就靠这些东西,真的能打赢远征军吗?”一名年轻的士兵小声嘀咕着,眼神中透露出对未来的迷茫。
与此同时,情报战线的交锋也进入了白热化。远征军的情报部门派出了无数精英特工,他们如幽灵般潜入鬼岛国。其中,代号为“夜莺”的女特工,巧妙地伪装成一名普通的艺伎,混入了鬼岛国的都城。她在花街柳巷中穿梭,利用达官贵人的酒兴,不动声色地套取着有用的情报。而在鬼岛国的皇宫内,也有他们安插的眼线。一位名叫小泉的侍从,表面上对鬼渊国王忠心耿耿,实则暗中将皇宫内的一举一动传递给远征军。
鬼岛国也不甘示弱,他们派出了自己最狡猾的间谍“暗影”。“暗影”擅长易容术,他化身为一名远征军的士兵,在军营中四处窥探。他趁着夜色,悄悄潜入远征军的指挥营帐,试图窃取作战计划。然而,远征军的安保措施十分严密,就在他快要得手的时候,被巡逻的士兵发现。一场激烈的追逐战在军营中展开,“暗影”凭借着敏捷的身手,在营帐间左躲右闪,但最终还是被逼入了绝境。在千钧一发之际,他吞下了藏有情报的毒药丸,自尽身亡,不让自己落入敌手。
随着物资的不断筹备和情报的频繁传递,双方都在为即将到来的大战积攒着最后的力量,这场物资与情报的博弈如同暴风雨前的雷鸣电闪,预示着一场更加猛烈的战争风暴即将席卷而来。
第四十九章:细致入微的运兵策略
在这场对海岛国的决战筹备中,运兵方式的规划极为关键。陆军的运兵船类型丰富多样,既有传统的蒸汽机船,也有更为先进的烧油动力船。这些运兵船将承担起运输陆军部队的重任,然而具体的每艘船运载人数安排尚未最终确定,但可以想象,凭借着如此大规模的运兵船队,陆军投入的兵力定是接近百万之巨。
海军陆战队作为先锋部队,率先出击,其兵力多达
50
万。他们将乘坐专门的登陆舰艇,在海军舰队强大火力的掩护下,向着海岛国的滩头阵地奋勇前进。海军陆战队经过特殊训练,擅长两栖作战,他们的任务是在登陆过程中克服敌方的海岸防御,建立起稳固的滩头据点,为后续陆军的大规模登陆创造条件。
而陆军的
32
个军并不搭乘海军的舰艇,而是乘坐自己的专属运输船。这些运输船紧密跟随着海军舰队的后方航行,形成一种有序的协同作战态势。当海军陆战队成功登陆并发出信号后,陆军运输船便迅速靠近海岸,士兵们将如潮水般涌上滩头,展开深入岛内的战斗。这种分阶段、有配合的作战方式,旨在充分发挥海军和陆军的各自优势,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