尔决定对行军方式进行一次大胆的变革。他召集各部落首领及士兵,开始重新整队排列,对七个部落的士兵进行仔细点数。一番忙碌之后,得出士兵总数依然颇为可观,足有五十多万。至于牧民的人数,他决定暂且搁置不点,因为接下来的计划重点将放在士兵与物资的调配之上。
巴特尔站在众人面前,面色凝重地宣布了他的决定:“将所有的牛羊全部宰杀,再给大家五日时间完成此事。宰杀之后,牧民每户可分得两头羊自行处理,将肉晒成肉干后,交给负责护送的士兵保管。若有牧民途中缺乏食物,士兵可从储备中给予支援。其余的牛羊肉干则全部归军队所有,以保障我们后续的行军作战。此后,军队将加快行军速度,不再与牧民紧密相连。牧民们在后方跟随,这样前方作战时也可减少后顾之忧,同时避免抢夺物资时受到牵制。”
此令一出,部落中顿时议论纷纷。不少将领和士兵纷纷点头,表示赞同。一位经验丰富的老战士站出来说道:“首领此举甚是明智,这些牛羊若继续带着,不仅行动不便,还容易成为敌人抢夺的目标。如今将其转化为肉干储备,可保我军粮草无忧,行军打仗也能更加灵活。”
然而,牧民们听闻这个消息后,却炸开了锅。在他们眼中,牛羊是他们生活的根本,是他们在这世间为数不多的财富与依靠。看着士兵们开始大规模地驱赶牛羊准备宰杀,许多牧民心急如焚,纷纷冲上前去。
一位名叫阿木尔的牧民愤怒地喊道:“你们把牛羊都杀了,以后我们吃什么?这里天气炎热,肉干万一坏掉了怎么办?你们这是要断我们的生路啊!”他的眼中燃烧着怒火,不顾一切地冲向正在驱赶牛羊的士兵。
其他牧民也纷纷响应,一时间,数百名牧民如潮水般涌来,与负责宰杀牛羊的士兵们对峙起来。士兵们虽理解牧民们的心情,但军令如山,他们只能组成人墙,阻拦牧民们的冲动行为。双方推搡拉扯,场面陷入了一片混乱。
士兵们不断地向牧民们解释着首领的决策,试图让他们明白这是为了整个部落的长远利益。但牧民们在失去理智的情况下,根本听不进去,只是一味地要求士兵们停止宰杀。
巴特尔首领见此情景,赶忙带着几位长老赶到冲突现场。他高声喊道:“族人们,大家冷静一下!我知道你们对牛羊有深厚的感情,但如今我们面临着严峻的形势。只有这样做,我们才能在未来的战斗中获取胜利,才能为大家找到更好的生存之地。南方的土地肥沃,只要我们成功抵达,就不再需要依靠游牧为生,我们可以学习耕种,过上安稳的日子。”
然而,愤怒的牧民们并没有因为首领的话而立刻平静下来,他们依旧与士兵们僵持不下。一些牧民甚至开始抢夺士兵手中的宰杀工具,局势愈发失控。各部落的长老们纷纷出动,在人群中穿梭劝解,试图安抚本部落的牧民情绪。
这场混乱持续了许久,直到天色渐暗,牧民们在疲惫与无奈之下,才渐渐散去。但整个队伍的气氛却变得异常沉重与压抑,士兵与牧民之间的关系也出现了一道深深的裂痕。巴特尔望着散去的人群,心中明白,要想让大家真正接受这个决定,还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去安抚和说服。但时间紧迫,他不知道在这矛盾与纷争不断的情况下,队伍还能否顺利地按照计划前行,而他们的南下之旅,也因为这场冲突,再次蒙上了一层厚厚的阴影。
第四十七章:山径险遇
巴特尔首领一声令下,大军开始做出调整。牧民们被集中安置在一处相对安全的山谷之中,由部分士兵负责守护。而主力部队则在巴特尔的率领下,向着眼前那座巍峨的大山进发,他们深知,只有翻过山去,才能更接近南方那片充满希望与未知的土地,也才能为后续与汉族部落的接触或冲突做好准备。
山路崎岖难行,蜿蜒曲折的小径在山间若隐若现,仿佛是一条通往天际的丝带。士兵们牵着马匹,小心翼翼地攀爬着,脚下的碎石不时滚落山谷,发出清脆的回响。山上的植被茂密,高大的树木遮天蔽日,阳光只能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斑驳的光影,给这寂静的山林增添了几分神秘的气息。
当行至山腰时,一阵阴森的呼啸声打破了山林的宁静。士兵们警觉地握紧武器,目光紧张地扫视着四周。只见一群斑斓猛虎从树林中缓缓走出,它们那铜铃般的大眼睛闪烁着凶狠的光芒,锋利的爪子在地上划出深深的痕迹。虎群低低地咆哮着,似乎在向这支不速之客宣示着领地的主权。
巴特尔首领迅速做出反应,他指挥士兵们围成一个紧密的防御圈,将马匹和物资护在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