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军人在战场上能够迅速反应和行动。
战斗技能的考核更是重中之重。在武器使用上,无论是本国制造的新月牌机枪、步枪,还是步兵炮、远程火炮,乃至从德国和日本引进的二战武器,都要求操作熟练、精准射击和有效命中目标。对于机枪和步枪,设立不同距离、不同姿势的射击科目,以及模拟实战场景下的快速换弹夹、武器故障排除等环节,全面考察军人对轻武器的掌握程度。步兵炮和远程火炮的操作考核,则涉及到阵地选择、角度调整、炮弹装填和射击精度控制等方面,要求士兵和军官能够准确地根据目标距离和地形条件,迅速调整火炮参数,实施有效的火力打击。对于坦克的操作,要考核其驾驶技巧、炮塔旋转与射击的协同性,以及在复杂地形下的行进和作战能力,确保坦克乘员能够熟练操控这一强大的战争利器,在战场上发挥其最大的威力。
而在军事演习环节,重点考察营、连、排、团以及师级单位之间的战术配合能力。模拟的战场环境复杂多变,包括山地、丛林、平原、河流等不同地形。在山地演习中,各部队需要根据地形特点制定合理的行军路线、伏击和防御策略,充分利用地形优势进行隐蔽、突袭和防守,考验不同层级单位之间的情报传递、火力支援和协同作战能力。丛林演习则注重小队的分散作战与整体协调,要求士兵们在茂密的丛林环境中保持警惕,运用游击战术,与队友紧密配合,完成侦察、突袭和撤退等任务,同时避免陷入敌人的包围和陷阱。
平原作战演习主要考察大规模部队的正面交锋和战术推进能力。各团队需要展示出严谨的战斗队形、合理的火力配置以及果断的指挥决策,在进攻和防御中展现出高度的协同性和执行力。河流作战演习涉及到渡河作战、水上运输和沿岸防御等内容,考验部队在特殊环境下的应对能力和资源调配能力。
此外,杨九林还特别强调了团队协作精神和应变能力的考核。在整个比武过程中,设置各种突发状况和意外事件,如遭遇敌人的偷袭、指挥系统的部分瘫痪、友军的支援延迟等,观察士兵和军官们在面对这些情况时的应对方式和团队协作效果。他们需要迅速做出决策,调整战术,相互支持,确保任务的顺利完成。
在比武的组织和裁判方面,杨九林挑选了经验丰富、公正严明的军官担任裁判,并制定了详细的评分标准和规则。每个考核项目都有明确的分值和扣分细则,确保比武的公平性和透明度。同时,为了激励更多的军人参与和展现自己的实力,设立了丰厚的奖励制度,对于表现优秀的士兵和军官,不仅给予军衔晋升、荣誉称号等精神奖励,还提供更好的装备、更多的训练资源和优先的晋升机会等物质奖励。
随着比武选拔的消息在军队中传开,整个万国军队都沸腾了起来。士兵们和军官们纷纷摩拳擦掌,积极准备,期待在比武场上一展身手,为自己赢得荣誉和机会,同时也为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而这场比武,也将成为万国军队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为其未来的战争之路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开启新的篇章。
第七章:严苛的训练与实战磨砺
在军官学校的改革稳步推进以及比武选拔方案尘埃落定后,万国军队的训练紧锣密鼓地拉开了帷幕。此次训练意义非凡,它承载着提升军队战斗力、选拔优秀人才以及应对未来战争挑战的重任。
训练场上,武器的掌握是重中之重。对于从幽灵船获得的德国
mp40
冲锋枪和日本三八式步枪,士兵们投入了大量精力去熟悉。
德国的
mp40
冲锋枪,由德国埃尔马兵工厂制造。它的设计紧凑轻便,全枪由枪管、枪机、机匣、握把、枪托、弹匣和扳机等部件组成。其枪管采用优质钢材打造,确保了射击的稳定性和精度。枪机结构精密,动作可靠,能够实现快速射击。该枪的枪号具有独特的编制规则,通常刻在机匣等部位,用于标识枪支的生产批次和编号,方便管理和追踪。mp40
冲锋枪由海因里希·沃尔默设计,在二战期间被德国军队广泛使用,以其较高的射速和良好的近战性能而闻名。它的有效射程一般在
100
米左右,在近距离战斗中能够发挥强大的火力压制作用,为德国军队在战场上的突击行动提供了有力支持。
日本的三八式步枪,由日本东京炮兵工厂制造。它的构造较为复杂,包括枪身、枪机、枪管、瞄准具、刺刀等多个部分。枪身采用坚固耐用的木材与金属结合,枪管经过精细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