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姨娘今日起了大早,寅时就去了小厨房给贾环安排早饭,早早就让小鹊送去了菊香院。
贾政这一天也早早醒了,心里有些踌躇,近日贾府的子弟中终于又有一人参加科考了,这个人还是他贾政的儿子,这让他心里多了几份念想。
贾政想,贾环这次县试有夏言之前的评价,想来是不成问题,科举之路开头艰难,贾环已经走上了这条路,又有名师教导,贾政心里对贾环多了许多期待。
王夫人昨晚的的话,贾政还是听进了一些,心里盘算着给宝玉请个先生。
宝玉年纪也不大,自幼聪明伶俐,想来这二三年也能下场一试,自己两个儿子如果都能考取功名,光是想想就浑身得劲。
贾环吃了小鹊送来的早饭,拎着考蓝就出了门,赵姨娘昨天给他准备的东西是一件都没有带。
出了菊香院,贾琏已经在门外等着了,贾环也没想到贾琏会亲自来。
忙上前道:“还劳烦二哥亲自过来,弟弟自己过去就好了”。
贾琏道:“如今这东西两府只有你这一位科考的读书人,二哥可得来沾沾文气”,说着便上前接过贾环的考篮,二人一起进了马车。
马车一会就到了考院前停下,此时院门前已经聚集了不少考生。
此时,时间还没到,考院的门还没有开,只有一些衙役在维持秩序。
贾环对贾琏道:“琏二哥,我去寻作保的人,好拿牌子,二哥先回去睡个回笼觉”。
贾琏道:“无妨,左右今日也无事”,便让马夫将马车赶到墙角处,坐在里面闭目养神。
贾环下车后拎着考篮,找到了师兄夏敬承的同窗,二人一起去排队取考牌。
又等了小半个时辰,只听一声铜锣响,考院的大门咯吱咯吱的开了,一声吆喝传来:“考生进场”,贾环领了考牌便随大部队进了考院。
院门口的兵士见贾环神情自若,不像是有夹带的,只搜了考篮、衣领、衣袖等要紧处,便放贾环进去了。
贾环进了考院,见考院中间只有一个大水缸,别无他物。
考院周边是一大圈考舍,小小的一间间,正门对着有一处搭好的棚子,正好可以看到整个考院的情况,想来是主持县试的县官之处。
进了考院,分了考舍,幸而没有分到屎号,这让贾环觉得很庆幸。
过了一会后,一位军士举着牌子上面写本场的考题:“是故学为君子者,莫大于致知”,一面四处游走,一面大声诵读。
这是《大学》中的一句,意思是:对于那些想要成为君子的人来说,最重要的是要先学会这些知识。
这个题目属于常规题型了,贾环在老师夏言家中就做过这篇文章,并且还得了夏言的修改。
所以贾环此时胸有成竹,下笔有如神助,飞快的写了起来。
县试的要求是一篇文章大概七百字左右,一般不得超过,所以贾环很快就打好了一篇草稿。
虽然是草稿,但贾环也写得极为认真,不敢错一个字,这是夏言教他的。
草稿写完后,贾环又从头细细读了一遍,看看有无错别字和犯忌讳的地方,这个极为重要,贾环看了皆没有问题,就开始往试卷上抄录了。
贾环将试卷铺好,用的是宝钗送他的胡笔,一个字一个字的认真抄录起来,抄录完后,贾环又确认了一遍没有犯忌的话,便招呼考院内的衙役交了试卷。
衙役将贾环带至主考官处,将贾环的试卷呈了上去,本次县试的主考官为江宁县令郭淮。
郭淮见贾环十分年轻,且第一个交卷,便起了好奇之心,便看了贾环的卷子。
只见卷子的字迹极为工整娟秀,已然是入门了,又见贾环的文章,行文流畅极有见解,颇有前任阁老夏言的文风。
因夏言极受当今士林之人推崇,郭淮也是读了许多夏言的文章,一下子就对贾环的好感多了起来。
郭淮点了点头,对贾环说道:“县试这一关你算是过了”,贾环闻言大喜,忙大礼拜道:“多谢大人提点”。
郭淮见贾环年纪轻轻,又一表人才,顿时爱才之心更甚,便说道:“仁者处斯世,久思有以易天下,如何破题?”
贾环思索一会,道:“因污隆而起变化,无可无不可也”,郭淮笑道:“善”。
又说:“夫学于圣门者,皆以仁为本,如何破题?”,贾环答道:“三子者今之所能若是,后日之进未已也”。
郭淮抚掌大笑,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