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府试放榜的日子,贾环和上次一样,没有吃早饭吃就坐上赵国基的马车看榜去了。
等贾环到了考院门前,榜下已被堵的水泄不通,贾环和赵国基二人合力好不容易才挤了进去。
贾环知道自己必定可以中榜的,就从第头开始看,没想到自己的名字就排在第一位,只见榜单上赫然写着“第一名,江宁府贾环”。
贾环瞬间就被惊喜所笼罩,没想到自己府试又中了案首,如果自己院士还是案首的话,那就能集齐“小三元”这种传说中的荣誉了。
贾环和赵国基在喜悦中又从人群中挤出来, 此时贾环心满意足,他让赵国基将马车赶到上次吃早餐的地方,跟上次一样,点了豆浆、油条和两笼包子,就着咸菜,美滋滋的吃了起来。
因为贾府上次报喜给的赏钱多,所以报喜的人看到这次府试贾环又中了,而且还是整个江宁府的第一名,想来这次赏钱更不会少,就都一窝蜂的朝贾府去了。
就在贾环同赵国基吃早餐的时候,贾府的大门前已经吹吹打打地聚集了很多报喜的人,每个人都喊着:“恭祝贾府少爷府试高中江宁府第一名”。
因为菊香院离得近,最先知道外面来报喜了,小吉祥跟坠儿两个人年纪小,最喜热闹,二人便出去看了。
小吉祥二人见是贾环中了,而且是整个江宁府的第一名,整个人都兴奋了起来,小脸通红,像是喝醉酒一般。
两个小丫头瞬间就抖了起来,几乎是昂着头回去的,到了菊香院,就拉着彩云眉飞色舞地讲了起来。
报喜的人吹吹打打地声音甚至都惊动了在荣禧堂中的贾母,贾母忙问鸳:“你听外面热热闹闹的,是不是你三爷中了”,说着便让鸳鸯打发一个小丫头出去看看。
只是打探消息的小丫头刚出去没一会儿,凤姐就笑呵呵的进来了,一面走一面说:“恭喜老祖宗,贺喜老祖宗,环兄弟府试中了,而且还是整个江宁府的第一名”。
贾母听了凤姐的话,高兴的哈哈大笑,说道:“快赏,快赏”。
又对凤姐说:“今儿个凡是来报喜的人,赏二两银子”,凤姐听了,转身安排平儿去贾府门前打赏去了。
今天来贾府报喜的人,每人都得了二两银子,个个都喜笑颜开,每个人都巴不得贾环能一直中榜,那样他们就能一直有银子拿了。一时间,贾府算是在报喜的小圈子里面传开了。
贾环府试又得了第一名,让贾母彻底看到了贾府诗书传家的希望。科举之路,开局艰难,这个道理贾母也懂,如今贾环算是童生,算是真正地走上了科举之路。
贾母又说到:“今儿个凡事到荣禧堂报喜的人,每人赏五两银子”,说着便让鸳鸯去取银子来,底下的小丫头见贾母说,报喜就可以得五两银子,都叽叽喳喳的跪在贾母面前贺喜。
贾母大笑道:“快赏,快赏”,凤姐也笑着对贾母说:“老祖宗,孙媳妇也少不得要来讨老祖宗的赏钱”。
贾母乐呵呵的说:“鸳鸯,也给你琏二奶奶的赏钱”。
不多时,薛姨妈、王夫人、邢夫人、尤氏、李纨,还有各位小姐,连宝玉也被王夫人特意叫来了。
宝玉见众人都在夸贾环,不由得心里有些不爽利,以往这种众星捧月的人都是他,自从贾环开始下场科考后,就好像哪里都有他的影子了,所以宝玉只是低着头一声不吭地坐在那里,不过这也是王夫人想要的,想用这种方式激起宝玉读书的热情。
众人的脸上都有说有笑,唯有黄夫人面无表情,看不出心里在想什么。
贾母说道“环哥县试就没有好好的办一场,如今府试又得了江宁府的第一名,不热闹一下,说不过去”。
又说道:“今个儿索性学那乡下农家的做法,每个人随份子,拿银子请个戏班,办两场酒,咱们也高兴两天,我出五十两银子”。
薛姨妈笑着说道:“我也跟老太太,出五十两”。
邢夫人对着王夫人说:“咱们自然不敢比肩老太太,出来四十两吧”,王夫人只是微微点了点头。
凤姐、李纨、尤氏等人说道:“我们自然不敢比肩太太,自然矮一等,就三十两吧”。
贾母听完便对李纨说:“你们孤儿寡母的,哪里有这些闲钱,那一份我替你出”。
又说道:“姑娘们也不过应个景,胡乱填一些就好了”。
众人都应了,待鸳鸯统计完后,竟有三百二三十两银子。
凤姐笑道:“老祖宗,如果只是请个戏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