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想到这里,袁绍嘴角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笑容。
他唤来心腹谋士逢纪,低声吩咐了几句。
逢纪领命而去。
大帐内,只剩下一些实力较弱的诸侯。
他们面面相觑,不知该如何是好。
最终,孔融站了出来,说道:“诸位,吾等就不掺和此事了,各自散去,等待陛下的圣旨吧。”
众人纷纷点头称是,然后各自散去。
夜幕降临,曹操的营帐内,灯火摇曳。
“兄长,为何不随众人一同离去?”夏侯惇不解地问道。
曹操眼中闪过一丝精光,“元让,妙才,你二人可知,我心中属意何人?”
夏侯渊沉吟片刻,“兄长莫非是……伪帝?”
,!
曹操点了点头,“正是。少帝年幼懦弱,如今更是被刘备裹挟,不堪大任。献帝刘协,虽是伪帝,但聪慧过人,更适合。”
“可是,如今诸侯皆已表态支持少帝,我们又该如何?”夏侯惇担忧地问道。
“此事无需担忧。”曹操胸有成竹地说道,“我已派人前往长安,联络王允。待我掌控伪帝,再徐徐图之。”
翌日清晨,曹操便带着夏侯兄弟,离开了联军大营,朝着长安的方向而去。
蓟县城门,人声鼎沸。
“新鲜的瓜果蔬菜嘞,都来瞧一瞧看一看啊!”小贩的叫卖声此起彼伏。
“张屠户,给我来二斤五花肉,肥瘦相间的那种!”一个壮汉提着菜篮子,大声喊道。
街道两旁,商铺林立,绸缎庄、茶楼、酒肆,应有尽有。
来往的行人摩肩接踵,有穿着锦衣的富商,也有衣着朴素的百姓,脸上都洋溢着笑容。
一派繁华景象,与战乱不断的其他州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贾诩身着青袍,头戴斗笠,漫步于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心中感慨万千。
想当初,幽州还是一片荒凉,黄巾之乱后更是满目疮痍。
这才短短一年时间,刘备竟将蓟县治理得如此繁荣,甚至比昔日洛阳有过之而无不及。
一家名为“醉仙楼”的酒馆,飘出阵阵酒香。
贾诩驻足,隐约听到酒馆内传来的谈笑声。
“志才兄,这‘醉仙酿’果然名不虚传,入口绵柔,回味悠长,不愧是幽州一绝啊!”一个清朗的声音说道。
“奉孝所言极是,”另一个声音略显低沉,“这酒虽好,却不及你我心中抱负之万一。”
贾诩心中一动,这两人谈吐不凡,莫非是……
他掀开酒馆的布帘,走了进去。
只见两个年轻的白面儒生相对而坐,一人羽扇纶巾,风流倜傥,正是郭嘉。
另一人面容清瘦,眼神睿智,正是戏志才。
桌上摆着几碟小菜,两壶“醉仙酿”已去了大半。
“志才兄,我二人千里迢迢,从颍川慕名而来,只为一睹刘皇叔之风采,不知何时才能得偿所愿啊?”郭嘉摇着羽扇,略带不耐烦地说道。
戏志才抿了一口酒,缓缓说道:“奉孝莫急,刘皇叔如今声名鹊起,麾下人才济济,我二人需耐心等待时机,方能一展所长。”
“唉,”郭嘉叹了口气,“我早就听闻刘皇叔仁义无双,礼贤下士,如今身处蓟县,却不得一见,真是令人心焦。”
就在这时,一个声音在他们身后响起:“两位可是颍川郭奉孝、戏志才?”
郭嘉和戏志才同时回头,只见一个头戴斗笠,身着青袍的男子站在他们身后。
郭嘉和戏志才对视一眼,皆感到此人来者不凡。
郭嘉摇着羽扇,朗声问道:“正是,阁下是?”
贾诩摘下斗笠,露出略带沧桑的面容,微微一笑:“在下贾诩,字文和。”
“贾文和!”郭嘉和戏志才几乎同时惊呼出声。
贾诩之名,他们早有耳闻,此人足智多谋,算无遗策,乃是当世一等一的智士。
“久仰文和先生大名!”郭嘉起身拱手道,语气中充满了敬佩。
戏志才也起身行礼:“今日得见先生,实乃三生有幸。”
贾诩还礼道:“二位过誉了。听闻二位欲投奔刘皇叔,不知可有此事?”
郭嘉和戏志才也不隐瞒,坦然承认。
贾诩抚须笑道:“刘皇叔仁义之名,天下皆知。二位若能辅佐他,定能成就一番功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