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郡王的话,臣不敢苟同。”张廷玉又接口说道。
李洪熙回头看着张廷玉,怎么就发现这货懂的很多,不管自己说什么,这货总得反驳自己,难道自己就这么不入他的法眼?
“廉郡王,且听臣一言。佛自传入我朝,岁月已久,信众遍布四方。其教义倡导慈悲为怀、普度众生,于无形中劝人向善,使世间减少戾气,此乃稳定社稷人心之力。
且佛教文化博大精深,经籍典册蕴含无穷智慧,建筑雕塑、绘画书法等艺术形式皆为文化瑰宝,与我朝本土文化相互交融,共铸辉煌。
若按廉郡王的意思行事,一则使无数善信精神无所依傍,易生怨怼。二则毁弃文化传承,致千古之精华蒙尘。
廉郡王要深思熟虑,莫行此过激之举,以免动摇国本,失天下民心之向。”张廷玉轻声细语的说道。
但是李洪熙听了却感觉他的声音掷地有声,不知为何自己只是想整顿佛门,限制佛门的发展,怎么在他们这些人嘴里竟然是毁了朝廷基业?
李洪熙从来不反对佛门,就像张廷玉那般说的,佛门向来劝人向善积德,甚至在灾荒之年,行善施粥。
但是佛门不可敛财,就像寒山寺那般一旦钱财过多,就容易滋生贪腐。
李洪熙没有什么一劳永逸的方法,那就限制佛门发展。
“陛下,张廷玉说的臣认同也支持。”李洪熙看了一眼张廷玉然后连忙对着昭帝行礼道。
“但是,臣之所以想整顿佛门,就像赵大人说的那般,臣看了寒山寺如此不堪,才决心整顿佛门。
可是整顿并非灭佛,而是让僧人寺庙受朝廷法度的制约,而那些百姓更不可随意剃度出家,应该在年龄,是否婚配,是否育有子嗣上做一定的约束。
僧人不纳税,但是僧人可以有地,一个寒山寺竟然有如此多的良田,可见其他州府了。
在说,寒山寺的近三万亩良田是否有哪些富商巨贾们里外勾结后,为了避免缴税而挂在寒山寺名下呢?
臣,以为,五十岁以下,且父母健在,子嗣年幼的,不允出家。在僧的,五十岁以下全部还俗,而五十岁以上的僧人全部在地方州府上登记造册。
还有一个寺庙不允许有十个僧人以上,一个州府不允许有十个寺庙,一个寺庙不允许有良田十亩以上,更不可以随意收取百姓香火。”
李洪熙说完全场震惊,这嘴上说着不是灭佛,可是这般下来,天下还有几个僧人。
昭帝和萧明轩倒是听了连连点头,而张廷玉也看出了李洪熙的想法,这不是灭佛,而是真正的限制了佛门的发展。
同时也限制个别人与寺庙勾结以图免税,而且还不让僧人聚集在一起行不轨之事。
更重要的是,僧人少了,而百姓多了,他们又是回到百姓之列,大乾的人口也会随之增加。
“臣,附议。”张廷玉连忙拱手说道。
“臣等附议。”其他南书房大臣也异口同声道。
一场轰轰烈烈的南书房议政终于结束了,而那些南书房大臣们开始热火朝天整理今日的议政内容。
以随时发往各地,同时还有一堆政务要处理,他们都忙的手忙脚乱。
而李洪熙却被萧明轩叫了出去,出了南书房,一股暖阳照耀下,李洪熙觉得浑身舒坦。
“老秦,什么时候了?”李洪熙看着身后跟着秦不对问道。
“回廉郡王,快午时了。”秦不对道。
李洪熙听了,立马感觉有些饿了,同时看了下太孙萧明轩引路的方向,是往大明湖方向走的。
“秦不对,你安排御膳房今天孤和廉郡王在大明湖用膳。”萧明轩突然转身道。
“是。”秦不对连忙回身往御膳房方向走去。
萧明轩看着李洪熙,也不多说什么,随意在大明湖中央的凉亭下坐下。
“爷,凉。臣给垫下。”李洪熙说着就要褪下自己身上的裘衣。
“不用,南书房人多,而且碳炉烧的热,出来透口气,用过膳以后还要处理政务。”萧明轩一边翘上二郎腿,一边好似在叹气道。
“殿下,要保重身体。”李洪熙由衷的说道。
李洪熙是生过大病的人,而且还差点要了他的命,所以,他更希望身边的人都好好的。
而昭帝和萧明轩在李洪熙心里也是有很重要地位的人,他不希望他们二人有病疾在身。
道空和尚给李洪熙的丹药,他感觉到自己的身体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