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忠贤是天启的打手,用来制衡文官的。”】
【“魏忠贤能力如何先不说,他对天启是很忠心的,不然天启也不可能临死前告诉崇祯,魏忠贤克己忠贞,可计大事。”】
【“我总觉得魏忠贤得势并非其本人所有政治手腕,而是天启帝强势推出,和专政的东林党打擂台去了。”】
【“对魏忠贤来讲,什么脏活累活、得罪人的活全干了。”】
【“崇祯皇帝急不可耐的要打倒魏忠贤,显然是因为崇祯皇帝认为帝国存在两个政治集团,一个代表邪恶,一个代表正义,只要把代表邪恶的阉党清理出局,只要让代表正义的东林党上台,帝国马上就可以中兴了。”】
【“问题哪有想到这么简单。”】
明朝那些有脑子的皇帝,得知崇祯的所作所为,急了。
“绝不可使文官势大,亦不可令宦官猖獗,皇帝要以文官制衡宦官,以宦官牵制文官,使双方势力维持均衡,只争不斗,此乃最为高明的手段!”
“糊涂!愚蠢!我大明最后一位皇帝是这样的糊涂蛋,大明焉能不亡?!”
“即便不想用魏忠贤,即便要杀他,也先要找个能替代他的人,不能让所谓的东林党一家独大!”
“用宦官虽有违祖制,但在特殊之时,也并非不能用!”
【“我认为崇祯继位后,即便不想用魏忠贤,也应该让魏忠贤告老还乡,留他一命,不该处死。”】
【“至于有人说什么魏忠贤打击士大夫为了百姓,这不扯淡吗?”】
【“他是打土豪了?还是分田地了?”】
【“魏忠贤只不过是打垮了土豪,把钱揣进自己的腰包,关百姓什么事?”】
【“你们怎么看?”】
“魏忠贤不该处死?魏忠贤最该死!”
“想不懂,后世之人为何替魏忠贤说话?”
“一个阉人太监而已!没了他,我大明就不行了?”
“天灾人祸,何时结束?”
“阉党与东林党纷争不断,关外女真人虎视眈眈,我等百姓的出路在何处?”
“太监掌权,是国家灭亡的前兆!秦有赵高,汉有十常侍,明有阉党魏忠贤,都是耳熟能详的!”
——
[魏忠贤是可以杀的,但是你杀完之后必须要扶持一个差不多的人上来,制衡东林党。]
[他都把魏忠贤杀了,谁想步后尘?还不如保命跟东林党合作。所以魏忠贤一死要钱没钱要粮没粮,不如跟东林党。]
[你要搞清楚一件事,大多数说到崇祯杀魏忠贤,没有说崇祯不该杀,说的都是杀早了。]
[可你想过另一个问题吗?如果不杀魏忠贤,他在天启朝得到的权力到崇祯时期不是更大?]
[皇帝干什么用的?魏忠贤做了那么多事,崇祯随便找个罪名就能削弱他手中的权力。]
[崇祯刻薄寡恩,疑心大还没能力。]
[开局一个碗,结局一根绳。崇祯唯一值得夸赞的,就是敢以身殉国!]
目睹后世之人对崇祯的评价,历史上那些颇具能力的皇帝,不禁微微摇头。
通过后世的短视频和评论,刘邦已然知晓崇祯是何种人物,直接评价道:“崇祯此人,虽有治国之心,却无治国之能。他生性多疑,刚愎自用,最终自缢。”
“倘若换一个更有能力的皇帝,大明能延续更长的时间,如南宋一般偏安一隅。”
[确实,崇祯疑心重,又不会用人,还有不会玩平衡之术,这才是主要原因,杀了为他卖命的大将,寒了将士的心。
想和谈,又没有担当,把为他干脏活的和谈大臣给卖了,导致人心离散,没人愿意为他老朱家卖命了。]
明朝中期的一位官员,在自己家里小声嘀咕道:“没有太祖皇帝的能力,却跟太祖皇帝一样多疑,难怪他是亡国之君!”
“吾弟仅剩骨气!”天启帝凝视天幕许久,方才缓缓说出这句话。
[魏忠贤是一个复杂的人!一方面,他被认为是一个混蛋,为了一己私欲打击东林党集团,向东南商贾征收重税,打压东林党的利益。
但是在国家大事上,他是有一定全局观的。宁锦大捷后,他论功行赏,升了血战有功的满桂、赵率教的官,罢免了畏敌避战的袁崇焕。
他提拔的的兵部尚书赵南星、孙承宗及袁可立等,都是直臣、能臣,甚至一定程度上跟自己作对。
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