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早上,当无忌走进教室时,讲台下所有的人还在就昨天张老师布置的热气球的任务议论纷纷。“看来大家的学习热情高涨啊!这是好事,同学们,必须要继续保持。”听到同学们的各种讨论,无忌高兴地说。“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好比我布置给大家的制造热气球的任务,首先我们有了理论的支持,说明大方向上是对的,其次我们必须不断地思考集合众人的的智慧去寻找最佳的方案,接着在合理方案的基础上去思考达成方案所需的材料与工艺,最后我们会在不断地试错过程中寻找到正确的答案。有一位伟人曾说过‘失败是成功之母’。每一次试验的失败,他都不认为是失败,他觉得这是又一次成功的排除了一种错误的方法。”张老师为激励大家学习的激情,一大早就给大家打鸡血。
“昨天我们讲到了空气,今天接着继续讲。我们生活中感受到风就是空气像水般流动而形成的,我们的呼吸等迹象都是空气存在的证明。我们今天要讲的重点是空气中不单只有一种气体,其中对我们最重要的一种气体我称之为氧气。世间万物皆需要氧气,就像我们人类,只要停止呼吸半刻钟就可以使我们死亡。另外我们可以烧火煮饭,也是因为有氧气,如果没了氧气是没办法点火的。”张老师滔滔不绝地讲述着。
“下面我做几个小实验,来验证我刚才的话。第一个,我先要想办法从空气中分离出比较纯净氧气。下面请大家出来外面观看实验。”说完张志明带着大家来到教室外的操场上。因为实验过程需要加热,而且会用到汞,加热后产生的汞蒸气有毒,虽然实验产生的汞蒸气浓度不大,但终归在外面空阔的地方更安全。
操场上已准备好了煤炉和可密闭的大瓷锅。张老师打开了锅盖,一边拿出一个小瓷瓶往锅里倒出银色的液体,一边说:“这是水银,也叫汞,在密闭的空间里加热,它会和空气中的氧气产生化学反应生成橘黄色或偏红色的氧化汞。”说完后,张志明给大瓷锅盖上盖子并做好密封措施,然后给煤炉点火。一刻多钟过后,张老师知道反应的差不多了就把大锅从煤炉端起来放在一张桌子上。“在大锅目前这种温度较高的状态下,打开锅盖时千万要小心,因为锅里有毒性较强的汞蒸气,不小心吸入体内会伤害我们的身体健康。”说完张老师让大家退远一点,他拿着长长的火钳小心翼翼的打开锅盖。等了好一会确定汞蒸气完全消散了,才允许大家靠近观察。等大家抵近观察时发现液体状态的银色水银已变成橘红色粉末了,张老师又开始提醒大家“氧化汞有剧毒并且有刺激性,大家千万不要用手去触摸以免中毒。”等大家看过一轮,张老师用小勺子把氧化汞收集起来。
“这氧化汞再加热后又会分解成氧气和汞,我们只要想办法把分解出来的氧气收集好后就可以用以验证我们平时烧火是否需要氧气。”说完后张老师又拿出一个瓷罐拧开盖子,然后放在煤炉上加热。“我们把这个罐子放在炉子上加热之后,里面的空气会膨胀,大部分的的空气会从罐口跑出去。这样我们用这个瓶子收集的氧气会相对比较纯净些。”估计温度差不多了(氧化汞在500度分解),张老师迅速往罐子里加入早先收集好的氧化汞,等到氧化汞开始反应一小会儿才盖上特制的盖子,这样分解出来的氧气会继续把罐子仅剩的多余空气挤出去。
感觉反应得差不多了,张老师迅速拎起罐子放到桌子上。“我们这个罐子是特制的,密封度比较好,不能无休止的给它加热,当里面的热空气无限制的膨胀超出了罐子坑承受的界限就会产生爆炸。”张老师一边做着示范一边给同学们提醒注意安全的要点。
“这个罐子里装的就是相对较为纯净的氧气。下面我开始来证实氧气对我们日常烧火的影响。”说完张老师又拿出另外一个外形差不多而且没有盖子的罐子,把它放在装满氧气的罐子旁边并排在一起。只见张老师拿出一条一尺来长灯芯索,用一头去沾满灯油再点上火,然后把它着火的那头伸进没有盖子的的罐子里,直至火灭再拿出来。“现在这个罐子里的氧气已被耗尽,我们来看看没有氧气的状态下,是否可以燃烧。”说完后张志明又给沾满灯油的灯芯索点上火,他刚把火伸进耗尽氧气的罐子,火立马就灭,反复试了几次都一样的结果。
“大家都看到了吧,在没有氧气的状态下就算沾满灯油也烧不起来。下面我们来看看在氧气充足的情况下会有什么不同呢?”张老师又把灯芯索点燃了之后再次深入没有氧气的罐子中搞灭了明火,趁着灯芯索上还有火星,他迅速把带火星的灯芯索移到装满氧气的罐子上方对准一个小阀门,当他打开阀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