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李云飞以天书警示后,谈判室剑拔弩张的氛围如春日残雪般迅速消融,局势戏剧性地迈向温和。既然冲突暂且搁置,双方代表心怀期许,重新落座,决意坦诚罗列各自能够拿出与迫切想要的物资,冀望在这一来一往的交流里找到合作的契合点。
李云飞团队率先投身到清单梳理之中。众人围坐一处,脑袋凑得极近,讨论声虽低却热烈非常,好似一场悄声却激昂的风暴在会议桌中央盘旋。团队中的科学家们凭借着对地球资源的透彻了解,以及多年投身宇宙探索积攒的丰硕研究成果,迅速在清单上奋笔疾书,每一个字符都承载着合作的希望。
地球上储量丰饶的稀土元素被率先庄重地写上清单。铈、镧、镨、钕等十几种稀土金属,经严谨评估,预计能为宇宙猎人提供每年不少于5000吨的稳定供应量。这些稀土金属堪称诸多前沿科技领域的“魔法粉末”,在电子芯片制造中,它们能让芯片的运算速度大幅提升,降低能耗;用于新能源汽车的永磁电机制造,可增强电机的磁性,提升动力输出效率;在航空航天领域,能使飞行器的零部件更坚固耐用,适应极端环境。
广袤海洋深处蕴藏的特殊可燃冰也位列其中。经过详细勘探与科学测算,我们能够为对方提供至少500亿立方米的可燃冰储备,这无疑是一座巨大的清洁能源宝库。这种高效、清洁的能源,每立方米分解后可释放约164立方米的天然气,燃烧后几乎不产生污染物,对缓解能源危机与改善环境都有着不可估量的意义。
目光转向浩渺宇宙中的其他星系星球。一颗富含锎元素的小行星进入我们的视野,在经过多轮精密探测与复杂评估后,我们预计可从中开采不少于100千克的锎。锎在核工业领域,是制造高效中子源的关键材料,能为核反应堆的精准控制提供支持;在医疗领域,其作为中子源用于癌症治疗,特别是对一些传统疗法难以攻克的肿瘤,有着显着的治疗效果,为无数患者带来生的希望。
富含钛合金的小行星同样备受关注,我们预估能从这类小行星中获取至少5000吨的钛合金。钛合金以其高强度、低密度的卓越特性,堪称宇宙飞船制造的理想材料。用其打造的飞船外壳,不仅能减轻飞行器的整体重量,节省燃料消耗,还能极大提升飞船在宇宙辐射、微小陨石撞击等恶劣环境下的安全性与可靠性。
在某些星球上发现的独有的微生物样本也被慎重列入清单。比如来自木卫二疑似海洋中的嗜极菌,我们计划提供不少于1000份样本。这些嗜极菌如同隐藏在极端环境下的生命密码,它们能在低温、高压、高辐射等极端恶劣条件下顽强生存,其独特的代谢机制或许能为医疗领域带来全新的药物研发思路,在生物修复技术方面也可能引发革命性突破,帮助人类修复受损的生态环境。
还有来自火星土壤中的耐辐射微生物,我们预计可提供800份样本。它们对于研究生命在恶劣环境下的生存机制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为人类探索外星生存可能性提供关键线索。同时,在开发太空农业方面,这些微生物或许能帮助植物在火星等星球的特殊环境中生长,为未来的星际移民奠定基础。
地球上丰富的水资源也赫然在列,初步拟定可供应每年1000万吨的液态水。在浩瀚无垠的宇宙中,虽然氢和氧元素广泛存在,但以稳定液态水形式存在的水资源,对于长期在宇宙漂泊、水资源匮乏的文明而言,无疑是生命的甘霖,是维持生命活动、保障日常生活与工业生产的珍贵补给。
此外,清单上还有地球上的石墨资源,预计能提供每年3000吨的产量。石墨在电池制造领域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高质量的石墨能够显着提升电池的充放电性能,延长电池使用寿命,无论是电动汽车的动力电池,还是各种便携式电子设备的电池,都离不开石墨的助力。
紧接着是大量的竹纤维,我们计划每年供应5000吨。竹纤维具有天然的抗菌、透气性能,可用于制造环保的纺织材料与生活用品。在资源回收与可持续发展方面,竹纤维制品可降解,能有效减少环境污染,为地球的生态平衡贡献力量。
地球上的石英砂,预计每年供应吨。这是制造玻璃和半导体的重要基础原料,从日常的玻璃制品到高端的芯片制造,石英砂都是不可或缺的关键材料,对推动科技发展起着基础性支撑作用。
丰富的高岭土也被列入其中,每年可提供8000吨。高岭土在陶瓷制造领域,能赋予陶瓷细腻的质地、洁白的色泽和良好的可塑性,烧制出精美绝伦的陶瓷艺术品与实用器具;在涂料生产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