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有胜负。
但吐蕃最后都是被打退的那一个。
这让吐蕃人对入侵大周有了心理阴影。
如今吐蕃的统治者,名叫赤德仁赞,尊崇佛教,在境内大力推广佛教。
与大理、天竺之间,有着相似的精神信仰,这也让三者间的关系非常紧密。
大理向播州动兵的同一时间,段太明遣使入逻些城,督促赤德仁赞尽快起兵,呼应大理在播州的军事行动。
但赤德仁赞表面上答应的好好的,可在暗地里,仍是命令吐蕃军队,暂时按兵不动,观察形势。
高元在崖阳关下损兵折将,王焱却是轻轻松松的拿下了娄山关。
这让大理军队高层倍感压力和耻辱。
“进攻!”
高元亲冒矢石,站在军队中央,指挥军队强攻崖阳关。
皇帝限期十日破关,令高元等高层将领寝食难安。
对于高元这些将领而言,其实是不愿打仗的。
与汉人将领渴望建功立业的心理不同,大理的将领,更希望安稳度日。
只是谁让他们摊上了段太明这样一位野心勃勃的君主。
大理的将卒愁眉苦脸,将投石车往前推进,利用投石车打击崖阳关的守军。
同时利用大象,搬运石砖,抛掷在崖阳关下。
杨敬见到大理军的做法,背脊发凉。
大理军见久攻不下,已是狗急跳墙,竟然打算堆石成梯,在崖阳关下垒砌出往上爬的斜坡。
这样的做法,虽然费时耗力,但对崖阳关来说,却是致命的。
换做其他军队,这样做无异于愚公移山。
但对拥有七百多头大象的大理军来说,可是非常省力。
短短一天功夫,石砖就堆到了崖阳关的一半。
而弓弩对皮糙肉厚,且披甲的战象来说,很难造成杀伤。
“将军,这样下去,最多两日,贼人就能将砖石堆到我崖阳关平行的高度,如此一来,我军将很难守住崖阳关!”
播州军将士们人心惶惶。
杨敬道:“该死的大理军,欺人太甚!今夜诸将随我出关,与大理军决一死战!”
“诺!”
播州军将士已被逼入绝境,皆是视死如归。
而高元采取的是车轮战,根本不给播州军休息的时间。
等到杨敬率军出关决战,正好落入了大理军的下怀。
起先杨敬的突然杀出,打了大理军一个措手不及,正在进攻的大理军队,被杀的人仰马翻,纷纷丢盔弃甲,落荒而逃。
杨敬趁势大喊:“高元已死,尔等还不速速投降!”
其余播州军有样学样,喊叫道:“大理军败了,大家快逃啊!”
吓得无数大理将士连甲胄、武器都来不及拿,便屁滚尿流而逃。
正在营帐内歇息的高元,听闻杨敬杀出,先是惊喜,再是愤怒和惊恐。
拥有十万战兵和二十万辅兵、民夫的大理,被区区一两万人的播州军给打的丢盔弃甲,这不是耻辱吗!
他身为三军主将,如果不能力挽狂澜,击溃杨敬,夺取崖阳关,段太明必定诛他九族。
在这样的情况,高元决定誓死迎战。
一些将领想要劝说高元赶紧逃,但是遭到了高元的拒绝和怒斥。
“陛下是什么人,诸位应该比我清楚,今日我等打了败仗,逃回羊苴咩城,大家还能有活路吗?”
高元苦口婆心的劝说道。
“那大元帅的意思是?”
众将被点醒,皆是后怕。
“左右是死,不如跟杨敬拼了,倘若战死,陛下那边,也不会为难我们的家人!”
高元道。
“誓死追随大元帅!”
众将觉得很有道理,于是纷纷拿起武器,在高元的指挥下,与杨敬展开厮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