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两侧山壁陡峭,袁华在思考这地方都是是个极度适合重弩伏击的,可怎么爬上去呢?
袁华一边思考,一边用羊皮和木炭记录自己的想法,随着晃晃悠悠的马队,他们终于跨过了雄伟陡峭的山口。
当袁华的战马踏上草原,他明显感觉到这个生灵,无比的兴奋,连脚步都变得欢快。
放下羊皮,他再次看着这片在晨曦间,随风起伏的草海,不悲不喜。
崔力则坐在马上,他在研究袁华给他画的上弩器,这东西有意思,人只要抬到力气最大的位置,然后摇动后面的两个把手,就能将弓弦挂上弩机。
按照袁华的说法,就算是古塔也能自己上重弩,只是射速慢一点!
可崔力知道,这不是问题,为啥?因为重弩本身比的就是力量和准头,弓不能长时间瞄准,弓手拉开弓的同时,弓就在轻轻颤抖,时间越久弓手的准确度就越差,而弩手可以一直瞄,可以等到最好的机会再出手,一击必杀!
而且,弩的力量是弓的数倍,重弩在百米内的近距离,几乎是一条直线,准确度极高。
所以,大汉的弩从来就不是追求射速,而是追求威力!要追求射速?那可以三轮射,三排人一轮接一轮发射,前排人射完,回到后队上弩,第二排跟上射击,这就如同海潮,一层接一层,轮回往复,永无止境!
而且,弩手的腰张,比弓手的臂张要更为持久,崔力就亲眼看到,大汉的士兵可以一个上午不停的开弩,而游牧民射完三十支箭,手臂就会酸痛,弓力会很快衰减!
还有一张图,崔力还没看懂,当然这是袁华自己在琢磨的,他知道后世有一种滑轮弩,力气大的变态,他就试着画一画和崔力一起讨论一下。
队伍在出了山口后向着西北面移动,第一天中午,他们来到了一个乌孙部曾经的部落驻地,可放眼望去全是燃烧后的灰烬,一切苍凉和萧索。
刘玉指着前面说到,“再走半天,就是我们部落的夏季牧场。”,她没有再说话,可她的眼睛里,有着无尽的哀伤。
袁华问了一个问题,“草原上的战斗多吗?”
刘玉摇摇头,说道,“乌孙部其实是很多小部落的集合,往常我们相互之间的战斗并不多,只有匈奴人他们会带来死亡和奴役!”
袁华再次问道,“为什么匈奴人和周边所有的部族都有矛盾?大月氏,康居,乌孙,到处都是他们的身影和仇恨?”
刘玉看向长空,叹息着说道,“因为大汉!”
袁华不理解了,他反问,“因为大汉?”
刘玉点点头,说道,“匈奴是最靠近大汉的部族,他们学会了大汉很多东西,他们甚至说大汉是他们的故土,他们是夏的后人。匈奴有完整的官职,有从大汉俘获的匠人,有从大汉学会的技能,他们和大汉数百年战争让他们的战术比我们更完善。他们能制造马车,他们能制造铁器,他们知道如何修建城池,他们也知道如何用计谋分化其他部族!”
袁华没有说话,他只是保持着马速,紧紧和刘玉并行,等待着她后面的话语。
刘玉思考了一会,最终还是说了出来,“乌孙部有一些部族,臣服于匈奴,数百年来,他们反对乌孙和大汉结盟。他们说,大汉太远,无法提供保护!匈奴太近,随时能够让我们伏尸千里!”
她再次回头看了看,那个已经毁灭的驻地,脸上满是愤怒,继续说道:“乌孙并不弱小,可不能团结才是匈奴人欺负我们的原因。”
她仰天发问,“乌孙啊!何时才能如大汉一般,百族一统啊?”
袁华思考了很久,他良久以后才,举着马鞭,指着大地说道,对着刘玉说道,“要想统一这片草原,只有一个办法!”
刘玉急切的问道,“告诉我,告诉我,有什么办法可以统一乌孙部!”
袁华咬着牙,重重吐出了一个字,“杀!”
刘玉震惊了,她不可思议的看着袁华,说道,“杀?”
袁华再次点头,再次说道,“杀!”
刘玉有些落寞,她指着那个村庄说道,“死了这么多人,难道还不够吗?”
袁华是知道历史的,他知道成吉思汗是怎么做的,也只有成吉思汗曾经真的统一过从亚到欧的草原,他叹息道,“刘玉!你生在草原,你应该比我更了解草原,草原人到底信奉什么?大汉的那一套,真的适合草原吗?”
刘玉不再说话,她低着头,策马前行,背影有些孤独,也有些寂寞,数十年她学习汉字,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