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要礼让三分!谁还没有家人,写信是一个了不得的本事,士兵们会高兴的。”
刘玉在众人临行前,又说道:“今日,我族强盛,人口已过十四万,田亩广阔,若集中于一城,来回耗时,不利于耕种和牧业,我思索良久,欲建村落,这样可以方便耕种,不知各位可同意否?”
这是实情,众人点头,相互拜别!
看着远行,登上海船的众人,刘玉带领所有民众作长揖送别,码头上全是俯身作长揖的人群,数万人,看不到边际。
这是大汉为勇士送行的礼节,是为国征战者,应该获得的礼遇。
袁华也感动,他带着旗舰的官兵也作揖拜别,所有的千夫长,百夫长,士兵一个个跟着,站在海船上向所有人作长揖。这是为建设部族人们的敬意,是为十数万日日夜夜在田间,在工坊里劳作人们的尊重。
岸上,海上,很安静,却庄重而神圣,这一刻,不奴族再也不像游牧部落,而是像极了大汉!
老阿拉什作揖完毕,立正身型,看着眼前的一切,不禁感慨:“袁华曾说,军民一家!今天,我们应该算是做到了。我不奴族必将昌盛,此处山海,也必将不凡!”,这老东西,拥有语言天赋,他已经能够熟练的使用汉语,能阅读刘玉那些女官所写的文章,渐渐已经汉化。
公元一一一年五月三十日,不奴族再次东征,战贵霜!
这一次,他们已经决定正面与敌交战,上万士兵再用来继续摸鱼,反而得不偿失,也并不赚钱!
袁华站在船舱里,对着与他随行的乞力,古尔丽还有所有的千夫长说道:“此次东征,我不奴族要打出山海的气势,要和贵霜人比一比高下!与正面战争接敌,与正面战场败敌,此一战要为乌孙立榜样,要让乌孙人知道什么是知识和科技的力量!我欲整合乌孙人,不依靠武力,不依靠奴役,依靠友谊和信任,依靠工业和商业,依靠文字和文明,哪怕我们世代接力,用十年百年之功,合兄弟之部落!”
众人皆是大喜,皆抚胸说道:“奉王庭之命,合百部成族!”
袁华也向他们抚胸,说道:“我们一路走来,吃过太多的苦,牺牲过太多的人,感谢你们一路同行,愿我不奴,以文明合百部,世代昌盛!”
众人齐声回答:“愿我不奴世代昌盛!”
经过两天两夜的航行,那艘巨大的船只终于缓缓地靠近了可彦和解忧所在的海边城池。站在船头极目远眺,只见一片广袤无垠的草海与波涛汹涌的大海相互交融在一起,而就在它们的连接处,赫然矗立着一座雄伟壮观的城池。
这座城池依照汉制建造,宛如一头巨兽般威风凛凛地屹立于天地之间,其城墙也参照不奴,用砖木搭建,墙高八米,坚不可摧;城池还在建造,可城墙已经近乎完工。城楼巍峨耸立,气势磅礴。远远望去,整个城池给人一种庄严肃穆之感,令人心生敬畏之情。
据说,这座城最初被命名为“希望”,乃是刘玉所取。这个名字蕴含着深刻的意义,因为它承载了可彦部和解忧部所有族人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殷切期望和憧憬。在这里,每一块砖石、每一堵墙壁都仿佛诉说着他们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以及对幸福生活的执着追求。
此时此刻,海面上热闹非凡。众多小巧玲珑的渔船犹如一片片轻盈的树叶,漂浮在波光粼粼的海面上。渔民们辛勤劳作,撒网捕鱼,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而在海边,则摆放着一排排整齐的煤炉,炉火熊熊燃烧,正熬煮着晶莹剔透的海盐。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海水味道,让人感受到这片土地的富饶与生机。
总之,在这一方小小的天地里,处处可见人们忙碌的身影。无论是出海捕鱼的渔民,还是熬制海盐的工人,他们都是那样的勤劳勇敢,用自己的双手创造着美好的生活。
可彦和刘希耳站在码头边,看到遮天而来的海帆,那无数迎风招展的不奴族旗帜,皆是大喜。
旗舰靠上木制矛码头,缆绳系好,厚木板搭好,袁华他们走下大船,双方紧紧的拥抱。
接着,一条条海船靠岸。码头不够,也有远处海船放下长舟,不奴军队开始登岸。
一队队的骑兵,一辆辆牛车,上万人的军队在码头上集合,排着整齐的队列,源源不断的走向城外的军营。
可彦看着一列列沉默着走过身旁的这些不奴族战士,总觉得这些士兵有些不一样,但一时之间,也不知道哪里不一样了。
众人就这么看着,交谈着,看着一队队士兵走完。这才,一起骑上战马,跟着最后的辎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