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门坎事件后苏联和日本签订的停战协定。
日军在诺门坎地区遭重创后,1939 年 9 月 9 日,日本向苏联表示愿意停火。
15日苏、日两国代表在莫斯科签订停战协定,规定双方军队停止军事行动,各自停留在9月15日前所占据的阵地上。
日军在与苏联签订了停战协议以后,彻底解除了北边后顾之忧,大本营就将南进的战略计划提上了日程。
当校长和英美两的目光还放在武汉会战的时候。
日军大本营直接发动了突袭广州的战略计划!
1938年10月上旬,日军第21军第5、第18、第104师团4万余人分别从青岛、上海、大连出发,到达台湾海峡、澎湖列岛集结待命,企图在大亚湾登陆,攻占广州。
中国第4战区第12集团军部队总兵力8万人集中部署在广东大亚湾至广州、珠江东岸一线,兵力分散,戒备松弛。
10月9日,日军第21军主力船队出发,于11日晚抵达大亚湾。
12日凌晨,日军第18师团在大亚湾左面和正面虾涌一带登陆;及川支队在盐灶背登陆。
第104师团在大亚湾右面玻璃厂登陆;第18师团一部在虾涌以西澳头登陆后,继向淡水进攻。
中国守军抵抗后于当晚弃城撤退。日军第18师团另一部登陆后即向惠州推进。
12日起,日军第18师团在惠阳大亚湾虾涌、盐灶等处强行登陆。
中国守军第151师仅有1个营在当地布防,遭日军轰炸,死伤惨重。(历史上只有一个营,但在孟浩川的影响下,提前驻扎了一个师。)
日军13日攻占平山,14日占领横沥并进至惠阳南郊。
第104师团登陆后于12日占领平海,13日占稔山、吉隆,到达惠州南面,尾随第18师团推进。
14日黄昏,日军以优势兵力向惠州发动猛烈攻击,中国守军第151师稍作抵抗后于当晚撤退。
15日,惠州失陷。
16日,日军攻陷博罗后,主力向增城突进,及川支队由惠州向广州作大迂回行动。
第4战区命令各部向广州附近集结,第65军增防东江。
17日,第153师在福田一线击溃日军1个联队,迫使日军退回博罗;独立第20旅在正果镇击溃日军少数侦察部队。
于是,第4战区决定以第186师固守增城正面,并调集战车、炮兵支援;以第153、第154师从右翼,独立第20旅从左翼合围日军,企图将日军聚歼于增博公路间浮罗山下。
10月18日,日军先遣队包围攻击显岗、石坳,守军153师第459旅旅长钟芳峻牺牲,官兵伤亡甚大。
敌军继续向长宁推进,遭第186师阻击。至14时,敌军以坦克掩护步兵冲击,186师败退。
16时,日军占领福田。另一股敌军由龙华迂回攻增城西北,被独立军第20旅阻截于正果地区。
10月19日晨,日军第18师团到达增城。中国军队与日军激战几日,当晚撤退。
10月20日8时,敌军攻破186师防线,10时占领增城县城以西的钟岗。
186师孤立无援,退向钟落潭,14时增城县城遂告失守。
余汉谋见势不妙,令第12集团军主力向佛冈、从化、新丰等地转移,留独立第6旅防守龙眼洞、萝岗,自己却连夜乘车到清远。
次日晚,第4战区在广增公路两侧布防,阻击日军,将主力撤至粤北的翁源、英德一线,而以一部防守广州。
10月21日,日军攻占沙河,并占领广州市区。
日军第104师团向广州以北推进,攻占太平场,23日占领从化。
与此同时,第5师团与海军配合,于23日攻占虎门要塞,25日攻陷三水,
26日又陷佛山,于29日到达广州南郊。至此,日军控制广州及附近要地。
广州战役以日军的胜利而告结束。
广(州)增(城)之战是整个广州战役中,交战双方伤亡人数最多的一次战役,日本防卫厅的《中国事变中国作战史》中记载:“日军伤亡1923名。”而中国军方的记载:“中国官兵阵亡2954名,负伤5645名,失踪2643名。”
日军从1937年8月31日第一次空袭广州起,对广州进行了长达14个月的狂轰滥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