脸色惨白,有的则暗自庆幸,这一场变故,让整个宴席瞬间陷入了混乱之中。
孙峻站起身来,看着地上诸葛恪的尸体,脸上露出一丝得逞的笑容,可那笑容中又透着一丝紧张,毕竟这是在宫中诛杀重臣,若是处理不好,后果不堪设想。他大声对众人说道:“诸葛恪专权跋扈,祸乱朝纲,今日将他诛杀,乃是为了东吴的江山社稷,陛下定会嘉奖我等,诸位不必惊慌。”
东吴局势动荡
随着诸葛恪的死去,东吴并没有如孙峻预想的那般恢复平静,反而陷入了更深的动荡之中。朝堂之上,各方势力开始争权夺利,原本被诸葛恪压制的矛盾一下子全都爆发了出来。
有的大臣支持孙峻,觉得他此举是为了东吴好,可也有不少大臣对孙峻的手段表示质疑,认为他不过是为了自己的私利,趁机揽权。一时间,争吵声、弹劾声在朝堂上此起彼伏,吴主孙亮看着这混乱的局面,虽有心整顿,可年纪尚轻,面对这复杂的局势,也有些力不从心。
而东吴的军队内部,也因为诸葛恪的死出现了一些不稳定因素。一些原本效忠于诸葛恪的将领,对孙峻等人的做法心怀不满,消极怠战,甚至有哗变的迹象。民间百姓们听闻朝堂的变故,也都忧心忡忡,担心这东吴的内乱会影响到他们的生活,整个东吴仿佛一艘在暴风雨中飘摇的船只,随时都可能被那汹涌的浪潮所吞没,那原本的稳定与发展,也在这一场权力斗争的风波中,变得遥不可及,充满了未知与变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