寨栅,一路退至汉水边。
张合见夏侯尚和韩浩后,与二人商议道:
“天荡山乃是军粮储备之地,接连米仓山,亦为粮草重地。”
“这是汉中军队赖以生存的根本,若有疏失,汉中将不保,必须全力守护。”
夏侯尚答道:
“米仓山由我叔父夏侯渊分兵驻守,与定军山相接,暂无忧虑。”
“天荡山有我兄长夏侯德镇守,我们应前往投奔,并守住此地。”
张合与二将连夜赶往天荡山,见到夏侯德后,详细说明前线战事。
夏侯德说道:
“我此处屯有十万大军,你们可引兵复取失地。”
张合却劝道:
“当前只宜坚守,不可轻举妄动。”
正议论间,忽听山前金鼓震天,有探报黄忠军已杀到。
夏侯德大笑道:
“老贼不懂兵法,只是恃勇罢了!”
张合却警告道:
“黄忠不仅勇猛,更有智谋,不可轻敌。”
夏侯德不听,韩浩请命道:
“愿借精兵三千出战,定可取胜。”
夏侯德遂拨兵三千,让韩浩下山迎战。
黄忠见敌军来袭,迅速整军备战。
刘封再次劝道:
“日已西沉,士卒长途跋涉,疲惫不堪,暂且休整再战。”
黄忠却大笑道:
“不然!这是天赐良机,不取即是逆天!”
说罢,亲自率军击鼓前进。
韩浩引兵迎战,仅一个回合便被黄忠一刀斩于马下。
蜀军大喊着冲上山坡。张合和夏侯尚急忙率军救援,却听见山后喊杀声起,火光冲天。
夏侯德见状,提兵前去救火,却遇上严颜。
严颜挥刀便斩夏侯德于马下。
原来黄忠事先命严颜率军埋伏于山后,只待黄忠发动攻击,便点燃柴草堆放火。
熊熊大火迅速蔓延,照亮整个山谷。
严颜斩杀夏侯德后,从山后杀出。
张合、夏侯尚腹背受敌,无法兼顾,只得弃守天荡山,退至定军山,与夏侯渊会合。
黄忠与严颜成功夺下天荡山,捷报飞传成都。刘备闻讯,大喜,与众将一同庆贺。
法正进言道:
“昔日曹操降服张鲁后,占据汉中,却未趁势攻占巴蜀,而是留夏侯渊、张合驻守汉中,自引大军北归,这是失策。”
“如今张合新败,天荡山失守。”
“主公若能趁此良机亲率大军征伐汉中,定可将其收入囊中。”
“一旦汉中平定,便可整军积粮,伺机而动。进则可以讨伐曹操,退则可以巩固防线。”
“这是天赐良机,不可错失!”
刘备和诸葛亮都深以为然,于是下令赵云、张飞为先锋,刘备与诸葛亮亲自率领十万大军,择吉日进取汉中,同时向各地传檄文,严密布置。
此时是建安二十三年秋季七月的吉日。
刘备大军出葭萌关扎营,召黄忠和严颜入寨,加以重赏。
刘备对黄忠说道:
“众人都说将军年事已高,唯独军师深知将军的才能。”
“如今果然立下奇功。”
“然而汉中定军山乃是南郑的屏障,粮草积聚之地。”
“如果拿下定军山,阳平一带的威胁便不足为虑了。”
“将军是否愿意继续攻取定军山?”
黄忠慷慨应诺,表示愿意立刻领兵前往。
诸葛亮急忙劝阻道:
“老将军虽然骁勇,但夏侯渊非同张合可比。”
“夏侯渊精通兵法,擅长用兵机谋,曹操视其为西凉的屏障。”
“过去他曾驻兵长安,抵御马超,如今又驻守汉中。”
“曹操不将汉中托付他人,唯独信任夏侯渊,正是因为他具备出色的将才。”
“如今将军虽能战胜张合,但未必能胜夏侯渊。”
“我打算派人前往荆州,调回关羽助战,方能与之抗衡。”
黄忠听罢,激愤地回答道:
“当年廉颇八十高龄,仍每日食斗米、十斤肉,各诸侯畏惧其威名,不敢侵犯赵国边界。”
“何况我黄忠还未到七十!”
“军师言我年老,我今日不用副将,只率本部三千兵马出战,定能斩